<正> 一、前言 短蛸Octopus ochellatus Cray俗称饭蛸或八带蛸,为青岛近海习见的经济海产软体动物之一,产量颇多,营养丰富,肉味鲜美,鲜食或干食均好。 每年清节前后,海水温度上升到8℃左右时,如果连续刮3-4天的6-7级东南风,短蛸便随波逐流地大量来到胶州湾内外,在水深25米左右的砂砾或贝类的浅海海底开始交配产卵。渔民利用短蛸钻洞产卵的习性,用长绳穿红螺壳成串,沉入海底待其钻入,每日提绳一次,可大量捕获,即为春汛。 仔蛸生长很快,同年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即可与母体等大,后因水温逐渐降低,仔蛸便由胶州湾内大量外移,成为秋汛。但是必须适当控制仔蛸的捕获量,否则将会直接影响短蛸来年春季的繁殖。 青岛海产博物馆内所饲养的短蛸,均为该馆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