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最小生态需水量研究

被引:17
作者
谢永宏
李峰
陈心胜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洞庭湖湿地生态观测研究站
关键词
通江湖泊; 最小生态水位; 流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湿地水文的角度对典型通江湖泊——洞庭湖3个时期的最小生态需水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1974和1988年的最小生态水位均为24m,而1998年为24.6m;(2)1974、1988和1998年的最小生态蓄水量分别为21.06×108、18.04×108和18.80×108 m3;(3)1974~1987、1988~1997和1998~2007年的最小出湖生态需水量的平均值分别为3 396、3 379和4 717m3/s,最小入湖生态需水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 657、2 704和3 745m3/s。可见,随着洞庭湖的演变,1974年最小生态水位比1998年大幅减少,最小生态蓄水量明显增加,出、入湖最小生态需水量不均衡增加。最后,对洞庭湖最小生态需水量的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生态恢复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7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三峡水库调度运行初期荆江与洞庭湖区的水文效应(英文) [J].
常疆 ;
李景保 ;
吕殿青 ;
朱翔 ;
卢承志 ;
周跃云 ;
邓楚雄 .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0, 20 (05) :771-786
[2]   塔里木河下游植被生态需水量(英文) [J].
叶朝霞 ;
陈亚宁 ;
李卫红 .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10, 20 (02) :261-272
[3]   荆江河床演变过程中环境影响初探 [J].
杨晓刚 ;
杨朝云 ;
彭玉明 .
人民长江, 2010, (03) :59-63
[4]   基于生态保护的洞庭湖湿地生态需水量研究 [J].
黄梅 ;
言迎 ;
罗军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5 (06) :684-688
[5]   浅析洞庭湖区最小生态需水量 [J].
谭晓明 .
人民长江, 2009, 40 (14) :30-31+37
[6]   三峡工程对洞庭湖湿地植被演替的影响 [J].
谢永宏 ;
陈心胜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8, (06) :684-687
[7]   荆江三口分流分沙变化研究 [J].
穆锦斌 ;
张小峰 ;
许全喜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8, (03) :22-28
[8]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小生态需水量与补水分析 [J].
杨柳 ;
马克明 ;
白雪 ;
郭雷 .
生态学报, 2008, (09) :4501-4507
[9]   洞庭湖生态环境的演变、问题及保护措施 [J].
谢永宏 ;
王克林 ;
任勃 ;
杨刚 ;
李峰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7, (06) :677-681
[10]   扎龙湿地生态需水研究 [J].
戴向前 ;
刘昌明 ;
陈敏建 ;
郑红星 ;
朱芮芮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07, (05) :41-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