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近20年青藏高原闪电活动特征及其与对流不稳定能量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5
作者:

史东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杨仲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杨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藏自治区防雷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许永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藏自治区防雷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
[3] 西藏自治区防雷中心
来源: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闪电;
时空分布;
对流不稳定能量;
相关性;
D O I:
10.16188/j.isa.1003-8337.2017.04.009
中图分类号:
P427.3 [大气电现象(大气电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NASA提供的LIS/OTD格点资料,分析了中国青藏高原地区近20年闪电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对流不稳定能量CAPE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1996至2013年,青藏地区闪电年际变化平缓,年均密度为2.6flash/(km2·year)。闪电主要发生在春夏季,秋冬季节很少。特殊的地理条件和气候使得该地区的闪电密度明显小于中国同纬度其他地区。闪电密度和对流不稳定能量年变化均呈现为准正态分布且具有较好的时空一致性,高原中部地区两者的相关性最佳,相关性系数为0.84。高原单位CAPE的闪电频数大于低海拔地区,这表明高原对流不稳定能量转化为雷暴天气并导致发生闪电的效率更高。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雷击配电变压器事故分析及防雷措施研究[J]. 电瓷避雷器, 2011, (04) : 57 - 62徐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长沙理工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李世元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淮南平圩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长沙理工大学甘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长沙理工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李晓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 [2] NCEP FNL全球分析资料的解码及其图形显示[J].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9, 32 (03) : 78 - 82邓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陈海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马振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气象培训中心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田宏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张永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气象局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申占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 [3] 750kV敞开式变电站雷电侵入波过电压的研究[J]. 电瓷避雷器, 2008, (04) : 26 - 29+32许志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州电力设计院
- [4] 区域闪电活动对地面相对湿度的响应[J].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2) : 367 - 374熊亚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雷电与雷暴实验室郄秀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雷电与雷暴实验室周筠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雷电与雷暴实验室袁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雷电与雷暴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5] 青藏高原中部闪电活动与相关气象要素季节变化的相关分析[J]. 气象学报, 2005, (01) : 123 - 127袁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雷电与雷暴实验室郄秀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雷电与雷暴实验室
- [6] 青藏铁路沿线区域闪电分布和闪电气候[J]. 干旱气象, 2005, (01) : 1 - 9张鸿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程国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赵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陈成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张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郭三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普次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侯正俊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7] 青藏高原闪电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J].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06) : 997 - 1002郄秀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袁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谢毅然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8] 青藏铁路沿线闪电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J]. 高原气象, 2004, (05) : 673 - 677张廷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郄秀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袁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熊亚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张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9] 1997/1998ElNio期间中国南部闪电活动的异常特征[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9) : 873 - 881马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陶善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吕伟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 [10] 关于中压电网防雷保护现状的分析与探讨[J]. 电瓷避雷器, 2003, (04) : 33 - 35李景禄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长沙理工大学湖南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