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闽东南基性岩脉形成的构造应力场地质意义
被引:8
作者
:
张贵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张贵山
温汉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温汉捷
胡瑞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胡瑞忠
裘愉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裘愉卓
杨光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杨光树
于文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于文修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来源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
2006年
/ 02期
关键词
:
基性岩脉;
拉张;
左旋走滑;
剪切带;
长乐-南澳带;
闽东南;
D O I
:
10.16539/j.ddgzyckx.2006.02.003
中图分类号
: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
070904 ;
摘要
:
闽东南沿海地处长乐-南澳构造带内,发育晚中生代以来的基性岩脉(岩群),其几何形态和产状记录着区域应力场活动。通过对漳浦赤湖和东山海边基性岩脉的几何形态和产状的分析,推测长乐-南澳带在白垩纪为左旋韧性剪切带,古新世转变成左行脆性剪切带。长乐-南澳带的左旋走滑活动,是由古太平洋板块朝NW斜向俯冲引起的。晚白垩世以来,闽东南应力场性质为剪切与拉张相互变换,指示地壳拉张不是连续的,而是分期次;晚白垩世以来大洋板块属于低应力型俯冲,拉张是东南部主构造。
引用
收藏
页码:142 / 148
页数:7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