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杂种一代生化特性与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4
作者
邹学校
侯喜林
刘荣云
张竹青
马艳青
戴雄泽
陈文超
周群初
李雪峰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3]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南京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4] 长沙
[5] 南京
关键词
辣椒; 杂种一代; 灰色关联分析; 内源激素; 过氧化物酶活性; 脯氨酸; 蛋白质; 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41.3 [辣椒];
学科分类号
090202 ;
摘要
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辣椒雄性不育杂种一代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间、花蕾、叶片中生化物质含量与农艺性状间关系的密切程度。结果表明,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间关联度的大小顺序依次为株幅、株高、果长、结果数、单果质量、第一花节位、果宽和侧枝数,花蕾中生化物质含量与农艺性状间总体关联度的大小顺序依次为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过氧化物酶活性、脱落酸、生长素、游离脯氨酸和玉米素,叶片中生化物质含量与农艺性状间总体关联度的大小顺序依次为可溶性糖、过氧化物酶活性、游离脯氨酸、脱落酸、生长素、玉米素和可溶性蛋白质。
引用
收藏
页码:349 / 35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水稻品种(系)主要性状和环境因素与整精米率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J].
李华 ;
殷延勃 ;
王昕 .
安徽农业科学, 2003, (01) :95-97
[2]   甜、糯玉米杂交种产量相关性状分析与育种选择 [J].
王友德 ;
陈树宾 ;
李鲁华 ;
王婷 .
杂粮作物, 2003, (01) :6-8
[3]   夏大豆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J].
王秋玲 ;
郭凌云 ;
刘艳 ;
张桂花 ;
刘凤洲 .
大豆通报, 2002, (06) :5-12
[4]   “九五”期间黄淮南片小麦冬水组参试品种主要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J].
张清海 ;
张桂兰 ;
刘万代 ;
王喜安 ;
黄忠奇 .
中国农学通报, 2002, (03) :40-42+54
[5]   亚种间杂交稻内源激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 [J].
王若仲 ;
萧浪涛 ;
蔺万煌 ;
曹庸 ;
卜晓英 .
色谱, 2002, (02) :148-150
[6]   灰色关联度和层次分析法在葡萄品质评价上的应用 [J].
弓成林 ;
郭爱民 ;
汪小伟 ;
李骏 ;
蔡智勇 .
西南农业学报, 2002, (01) :79-82
[7]   二棱啤酒大麦杂种一代及其亲本主要性状的灰色系统分析 [J].
王莹 ;
黄中文 ;
刘芳 .
西北植物学报, 2002, (01) :104-111
[8]   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苦瓜主要品种的评估 [J].
向长萍 ;
谢军 ;
周逊 ;
汪李平 .
园艺学报, 2001, (06) :567-569
[9]   北方早熟玉米9个主要性状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J].
王立秋 .
玉米科学, 2001, (02) :44-46
[10]   冬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J].
段黄金 ;
付星海 ;
沈凤英 ;
叶林 .
中国农学通报, 2000, (06) :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