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太古宙绿岩带金的“下迁预富”作用─—以豫陕太华群地层为例
被引:9
作者
:
徐孟罗,王志光,程广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郑州有色总公司河南地勘局地研所
徐孟罗,王志光,程广国
机构
:
[1]
郑州有色总公司河南地勘局地研所
来源
:
有色金属矿产与勘查
|
1995年
/ 04期
关键词
:
太华群,金,河南,陕西;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618.2 [金属矿床(总论)];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太古宙太华群绿岩带金的丰度低于克拉克值。本文论证了中生代成矿以前金的大规模活化迁移是造成现有低金丰度的根本原因,并依据世界超深钻探及其它大量实际资料,提出了变质期后金的迁移方向主要是向下并在人华群深部形成衍生矿源层──“下迁预富”的新理论,较合理地解释了“低金丰度”与“矿质来源”问题,阐述了金的下迁条件和机制,同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200 / 20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国改造型金矿床地球化学.[M].王秀璋等著;.科学出版社.1992,
[2]
金的地球化学及金矿床.[M].[加]R·W·博伊尔(R·W·Boyle) 著;马万钧等 译.地质出版社.1984,
[3]
小秦岭金矿主要控矿因素及成矿模式
栾世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地质学院
栾世伟
陈尚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地质学院
陈尚迪
[J].
地质找矿论丛,
1990,
(04)
: 1
-
14
[4]
金矿床系列:陆壳内脉状金矿化成因模式
Bruce E.Nessbitt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Bruce E.Nessbitt
王守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王守光
[J].
地质科技情报,
1989,
(03)
: 73
-
78
←
1
→
共 4 条
[1]
中国改造型金矿床地球化学.[M].王秀璋等著;.科学出版社.1992,
[2]
金的地球化学及金矿床.[M].[加]R·W·博伊尔(R·W·Boyle) 著;马万钧等 译.地质出版社.1984,
[3]
小秦岭金矿主要控矿因素及成矿模式
栾世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地质学院
栾世伟
陈尚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地质学院
陈尚迪
[J].
地质找矿论丛,
1990,
(04)
: 1
-
14
[4]
金矿床系列:陆壳内脉状金矿化成因模式
Bruce E.Nessbitt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Bruce E.Nessbitt
王守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王守光
[J].
地质科技情报,
1989,
(03)
: 73
-
78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