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周期尾巨桉连栽林分生产力的研究

被引:14
作者
朱宇林
温远光
曹福亮
梁宏温
王凌晖
机构
[1]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2] 广西大学林学院
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关键词
尾巨桉人工林; 连栽; 生物量; 生产力;
D O I
10.13836/j.jjau.2006018
中图分类号
S792.39 [桉];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和定位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东门林场3.6年生尾巨桉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的连栽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分平均单株生物量及林分生物量3代>1代>2代,不同代数尾巨桉器官生物量的大小顺序为干材>干皮>根蔸>粗根>光枝>叶>枯枝>叶枝>吸收根>细根,地上与地下部分的比例分别为84.48%84.75%和15.25%15.52%;不同代数林分乔木层生产力为3代>1代>2代,连栽对尾巨桉林分生产力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尾巨桉速生林连栽生长特性的研究 [J].
朱宇林 ;
温远光 ;
谭萍 ;
梁宏温 ;
曹福亮 .
林业科技, 2005, (05) :11-14
[2]   桉树工业人工林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动态研究 [J].
温远光 ;
刘世荣 ;
陈放 ;
和太平 ;
梁宏温 ;
陈婷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5, (04) :17-22
[3]   连栽桉树人工林生长特性和树冠结构特征 [J].
余雪标 ;
徐大平 ;
龙腾 ;
莫晓勇 .
林业科学, 2000, (S1) :137-142
[4]   不同栽杉代数林分生物量的研究 [J].
杨玉盛 ;
叶德生 ;
俞新妥 ;
陈光水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1999, (04) :9-12
[5]   第二代杉木人工林生物量的研究 [J].
田大伦 ;
盘宏华 ;
康文星 ;
方海波 .
中南林学院学报, 1998, (03) :14-19
[6]   人工林地力衰退研究综述 [J].
马祥庆 ;
黄宝龙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7, (02) :79-84
[7]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生产力[M]. 科学出版社 , 冯宗炜等著, 1999
[8]  
雷州短轮伐期桉树生态系统研究[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曾天勋主编, 1995
[9]  
Long-term productivity of forest plantation-status in 1990 .2 Evans J. IUFRO.19th world congress .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