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苜蓿品种再生特性的研究

被引:20
作者
黄迎新 [1 ]
周道玮 [2 ]
岳秀泉 [2 ]
武祎 [2 ]
闫修民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 东北师范大学草地科学研究所植被生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苜蓿; 刈割; 再生特性; 形态发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1.9 [];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对4个苜蓿品种进行不同频次的刈割处理,结果表明,在我国北方地区,黄花苜蓿和杂花苜蓿每年适合刈割2次,此时,地上生物量和粗蛋白质产量均达到最大值;而紫花苜蓿刈割2或3次均可,地上生物量和粗蛋白质产量在刈割2和3次之间差别不大,但明显高于刈割1和4次处理;不同苜蓿品种的粗蛋白质含量与形态发育阶段之间均呈极显著的二次相关,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此外,通常认为的黄花苜蓿比紫花苜蓿粗蛋白质含量高,并非是由物种的差异引起的,而主要是由收获时生育阶段的差异引起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不同生育期和不同品种苜蓿的果胶含量及与其他营养素的相互关系 [J].
郭艳丽 ;
郝正里 ;
曹致中 ;
魏臻武 ;
李发弟 .
草业学报, 2006, (02) :74-78
[2]   刈割次数对紫花苜蓿翌年生长及草产量的影响 [J].
孙德智 ;
李凤山 ;
杨恒山 ;
安瑞军 ;
刘晶 .
中国草地, 2005, (05) :33-37
[3]   苜蓿生长和营养物质动态研究 [J].
王庆锁 .
草地学报, 2004, (04) :264-267
[4]   紫花苜蓿生长特性及产量性状相关性研究 [J].
孙建华 ;
王彦荣 ;
余玲 .
草业学报, 2004, (04) :80-86
[5]   不同秋眠级数苜蓿品种生物量特性的研究 [J].
徐春明 ;
贾志宽 ;
韩清芳 ;
刘玉华 ;
曾庆飞 ;
徐玉霞 .
草业学报, 2003, (06) :70-73
[6]   半秋眠和非秋眠紫花苜蓿生长规律及再生性研究 [J].
安渊 ;
胡雪华 ;
陈凡毅 ;
王俊 ;
张晓春 .
中国草地, 2003, (05) :44-48
[7]  
中国苜蓿[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耿华珠等编著, 1995
[8]  
Effect of Year and Cutting on Equations for Estimating Net Energy of Alfalfa Forage 1[J] . R. Belyea,R. Restrepo,F. Martz,M. Ellersieck.Journal of Dairy Science . 1999 (9)
[9]  
Quality-related characteristics of forages as influenced by plant environment and agronomic factors[J] . Dwayne R. Buxton.Animal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1996 (1)
[10]  
Morphological stage of development as a predictor of alfalfa herbage quality. KALU B A, GARY W F. Crop Science .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