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10三相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共模电流抑制研究

被引:18
作者
郭小强
魏宝泽
贾晓瑜
卢志刚
王宝诚
孙孝峰
张纯江
机构
[1] 燕山大学电力电子节能与传动控制河北省重点实验室(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FB10拓扑; 非隔离光伏系统; 并网逆变器; 共模电流;
D O I
10.19595/j.cnki.1000-6753.tces.2015.08.017
中图分类号
TM464 [逆变器];
学科分类号
080801 ;
摘要
以FB10三相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一种新型载波调制方法解决共模电流问题,与空间矢量调制方法相比,提出的载波调制方法有效简化了开关逻辑的产生过程。文中对该方法的共模电压特性和共模电流特性进行了分析,并设计了系统静止坐标系无锁相环并网控制方案,最后和传统方案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实现FB10光伏并网逆变器系统共模电压恒定,具有良好的共模电流抑制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35 / 14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电网电压畸变不平衡情况下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 [J].
郭小强 ;
邬伟扬 ;
漆汉宏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3, 33 (03) :22-28+19
[2]   非隔离全桥并网逆变器并联运行系统 [J].
张犁 ;
孙凯 ;
冯兰兰 ;
邢岩 .
电工技术学报, 2012, 27 (08) :21-27+41
[3]   无变压器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漏电流抑制技术 [J].
邬伟扬 ;
郭小强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2, 32 (18) :1-8+170
[4]   高效率中点钳位型光伏逆变器拓扑比较 [J].
马琳 ;
孙凯 ;
Remus Teodorescu ;
金新民 .
电工技术学报, 2011, 26 (02) :108-114
[5]   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漏电流分析模型研究 [J].
肖华锋 ;
谢少军 ;
陈文明 ;
贡力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0, 30 (18) :9-14
[6]   基于锁相环和虚拟电网磁链的三相并网逆变器 [J].
杨勇 ;
阮毅 ;
汤燕燕 ;
叶斌英 .
电工技术学报, 2010, 25 (04) :109-114
[7]   单相非隔离型光伏并网系统中共模电流抑制的研究 [J].
张兴 ;
孙龙林 ;
许颇 ;
赵为 ;
曹仁贤 .
太阳能学报, 2009, 30 (09) :1202-1208
[8]   三相并网逆变器比例复数积分电流控制技术 [J].
郭小强 ;
邬伟扬 ;
赵清林 ;
王立乔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9, 29 (15) :8-14
[9]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insulation and leakage currents of PV generators: Relevance for human safety[J] . J.C. Hernández,P.G. Vidal,A. Medina.Renewable Energy . 2009 (3)
[10]  
Line impedanceestimation using active and reactive power variations .2 Timbus A V,Rodriguez P,Teodorescu R,et al. 2007 IEEEPower Electronics Specialists Conference .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