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值时空扫描——监视破坏性地震孕育过程的一种手段

被引:70
作者
李全林
陈锦标
于渌
郝柏林
机构
[1]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最大似然法; 线性最小二乘; 分档; 地震孕育过程; 孕震过程; 寿命分布; 指数分布; 统计检验; 起算震级; 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 统计误差; 时空扫描; 地震活动性; 程度; 指数法; 统计分析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对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M=7.8)和其它一些破坏性地震震前若干年内频度—震级关系N=exp(A—bM)中的b值作统计分析,说明在正确处理观测资料和运用统计方法的前提下,可以为合理的时空区间求得客观的、可信的b值.在对频度—震级关系唯象讨论的基础上,按照茂木清夫和肖尔茨的观点论证b值不仅是一个统计分析参数,而且具有直接的物理意义:它反映一个地区承受平均应力和接近强度极限的程度.因此,对b值变化进行动态时空扫描,就越出了单纯统计预报的范畴,成为观察应力集中和转移监视破坏性地震孕育过程的一种手段. 本文提出对频度—震级的指数分布直接作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这是一种有效的估值方法,它能给出比较确切的误差估计.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25
页数:2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海城地震序列的特征
    吴开统
    岳明生
    武宦英
    曹新玲
    陈海通
    黄伟琼
    田抗援
    卢寿德
    [J]. 地球物理学报, 1976, (02) : 95 - 109
  • [2] 概率论基础及其应用[M]. 科学出版社 , 王梓坤著, 1976
  • [3] TEST OF DIFFERENCES OF MAGNITUDE-FREQUENCY RELATION PARAMETERS DUE TO DIFFERENT CALCULATION PROCEDURES
    PROCHAZKOVA, D
    [J]. 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 1974, 112 (04) : 727 - 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