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南海问题“东盟化”的发展——东盟政策演变与中国应对

被引:27
作者
赵国军
机构
[1]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
关键词
南海问题; 东盟化; 驱动因素; 未来发展; 中国对策;
D O I
10.13851/j.cnki.gjzw.2013.02.011
中图分类号
D823 [边界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冷战结束前,南海问题并未进入东盟的议事日程。自1992年首次关注南海局势以来,东盟正逐渐加大介入南海问题的力度,逐渐形成了南海问题的"东盟化"构想。根据这一政策构想,东盟希望按照"东盟方式"确立的原则解决南海争端,同时以国际法编织的规则网络约束中国在南海的行为。东盟既宣布在南海争端中保持中立,又推动南海问题"东盟化",表明它在这一问题上的矛盾心态。东盟推动南海问题"东盟化"背后的驱动因素,既有东盟作为地区组织的总体利益考虑和东盟部分国家的推动,也有区域外大国的干预。从长远看,南海问题"东盟化"面临着内部分歧严重的困难,但短期内却极有可能为东盟创造进一步介入南海问题的机会,特别是通过制定南海行为准则而深度介入南海问题。南海问题"东盟化"可能使中国今后在处理南海问题时不得不面对更多来自东盟"集体行动"的压力。中国应在南海问题上坚守底线,利用好围绕南海问题的两组矛盾,抓住关键国家,推动东盟在南海问题上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100+152 +152-153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印度尼西亚在东盟的作用:领导地位结束? [J].
安东尼·史密斯 ;
其实 .
南洋资料译丛, 2000, (03) :36-41
[2]  
建构安全共同体[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加)阿米塔·阿查亚(AmitavAcharya)著, 2004
[3]  
东盟外长会议没有发表联合公报而宣布闭幕 .2 新华网 . 2012
[4]  
洪森表示东盟各国和中国都反对将南海问题国际化 .2 中国网络电视台. http://news.cntv.cn/world/20120404/114748.shtml .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