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环境下非法占有他人财物行为的定性

被引:23
作者
叶良芳
马路瑶
机构
[1]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
关键词
第三方支付; 盗窃罪; 诈骗罪; 想象竞合犯; 技术规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6 [合同法]; D924.35 [侵犯财产罪];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030104 ;
摘要
在第三方支付环境下通过偷换店家收款二维码获取本应为店家所得的营业收入的行为,其定性应当从行为效果针对买家和店家的不同进行分析。该行为对买家构成诈骗罪,对店家则构成盗窃罪,但由于被侵害的法益事实上只有一个,不能被评价为想象竞合犯,因而陷入定性的困境。为此,在技术进步的前提下,应当对在第三方支付环境下买卖合同双方当事人的义务进行重新分配。就店家而言,其应当负有保证支付设备安全的义务和价款支付检验的义务,所以对偷换店家收款二维码的行为应当认定为盗窃罪。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0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偷换移动支付二维码侵犯财产行为研究 [J].
蒲恩灿 .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16, (04) :31-38
[2]  
偷换店家收款二维码案:科技改变犯罪手段[J]. 方圆. 2016(19)
[3]   法条竞合与想象竞合的区分 [J].
张明楷 .
法学研究, 2016, 38 (01) :127-147
[4]  
刑法学[M]. 法律出版社 , 张明楷, 2016
[5]  
互联网金融法律风险防范实务指导[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刘永斌, 2015
[6]  
合同法[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崔建远,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