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沿海菲律宾蛤仔人工育苗技术的初步研究

被引:7
作者
李永仁 [1 ]
邢克智 [1 ]
郭永军 [1 ]
杨永海 [2 ]
于学权 [2 ]
机构
[1] 天津农学院水产科学系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
[2] 天津海发珍品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关键词
菲律宾蛤仔; 人工育苗; 生长; 成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68.3 [贝类养殖];
学科分类号
090801 ;
摘要
利用自然海水和天然饵料,采用无泥砂采苗方法,在天津沿海首次成功开展了菲律宾蛤仔工厂化育苗。幼虫初始壳长93.8μm,壳长平均日增长8.3μm,成活率41.0%;第15-23 d为变态期,壳长平均日增长12.9μm,变态率47.8%;变态后至第55 d,壳长平均日增长33.2μm,成活率76.0%。本次育苗试验充分利用天津沿海水质条件与环境特点,改进育苗方法,降低生产成本,建立了适于天津海区的菲律宾蛤仔人工育苗工艺,共得到双水管稚贝约1 800万枚。
引用
收藏
页码:320 / 32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围填用海总量控制指标确定方法——以天津市为例 [J].
王江涛 ;
张潇娴 ;
徐伟 .
海洋技术, 2010, 29 (02) :97-100
[2]   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大连群体家系建立及生长比较 [J].
霍忠明 ;
闫喜武 ;
张跃环 ;
杨凤 ;
张国范 .
海洋与湖沼, 2010, (03) :334-340
[3]   菲律宾蛤仔生产性人工育苗试验 [J].
任福海 ;
刘吉明 .
齐鲁渔业, 2010, 27 (03) :16-17
[4]   菲律宾蛤仔人工育苗技术 [J].
张国清 ;
杨玉香 ;
梁维波 ;
付卓 .
齐鲁渔业, 2006, (03) :14-15
[5]   菲律宾蛤仔莆田群体与大连群体生物学比较 [J].
闫喜武 ;
张国范 ;
杨凤 ;
梁峻 .
生态学报, 2005, (12) :3329-3334
[6]   菲律宾蛤仔室内常温育苗技术 [J].
郭文 ;
房慧 ;
孙福新 ;
李美真 ;
任风进 ;
韦和进 ;
李领修 ;
张连慧 .
齐鲁渔业, 2002, (08) :42-44
[7]   温度和盐度对菲律宾蛤仔稚贝生长及发育的影响 [J].
林笔水 ;
吴天明 ;
黄炳章 .
水产学报, 1983, (01) :15-23
[8]  
Management of Manila clam beds[J] . Aquaculture . 20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