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推动新型城镇化的效应分析——以陕西省为例

被引:22
作者
王琴梅
杨军鸽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新型城镇化; 推动效应; “拉—费”模型; 西部经济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F320.1 [农业现代化道路、模式];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明确界定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内涵的基础上,根据"拉—费"模型分析陕西省农业现代化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撑作用机理,利用陕西省2000—2012年的数据重点实证分析农业现代化对新型城镇化的推动效应,结果发现:衡量陕西省农业现代化水平的10个指标中,每一农村劳动力负担家庭人数、单位耕地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单位耕地面积有效化肥施用量、劳动生产率、农业从业者人均耕地面积对新型城镇化水平均具有显著影响。因此,要进一步提升陕西省农业现代化水平、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支撑的政策取向应是:继续促进农村人口转移就业,加大农业机械投入,推进"四化"以改造传统农业,合理施用化肥,优化整合农村土地资源。
引用
收藏
页码:140 / 14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榆林地区城镇化水平综合测度 [J].
舒桐 ;
张阳生 ;
李佳 .
资源与产业, 2013, 15 (04) :7-12
[2]   农业现代化对城市化进程的作用分析——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检验 [J].
毛雁冰 ;
凌继全 .
华东经济管理, 2013, 27 (07) :29-33
[3]   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几点思考 [J].
王朝才 .
经济研究参考, 2013, (18) :30-30
[4]   陕西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 [J].
夏显力 ;
郝晶辉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01) :19-24
[5]   新型城市化建设:中国城市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 [J].
牛文元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2, 27 (06) :670-677
[6]   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基于VAR模型的分析 [J].
苏发金 .
统计与决策, 2012, (11) :147-150
[7]   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工业化协调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的计量分析 [J].
夏春萍 ;
刘文清 .
农业技术经济, 2012, (05) :79-85
[8]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努力实现“三化”同步发展 [J].
韩长赋 .
农业经济问题, 2011, 32 (11) :4-7+110
[9]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算 [J].
辛岭 ;
蒋和平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0, 31 (06) :646-650
[10]   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 [J].
彭红碧 ;
杨峰 .
理论探索 , 2010, (04) :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