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沱沱河盆地渐新—中新世沉积环境分析

被引:41
作者
刘志飞
王成善
金玮
伊海生
郑洪波
赵西西
李亚林
机构
[1]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
[4] 美国加州大学构造研究所和地球科学系
关键词
沉积环境; 雅西措群; 五道梁群; 渐新—中新世; 沱沱河盆地; 青藏高原;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5.02.004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沱沱河盆地保存着青藏高原内部至今发现最完整的渐新世至中新世连续沉积记录,由渐新世雅西措群(31.3~23.8Ma)和早中新世五道梁群(23.8~21.8Ma)组成,总厚度2393m。雅西措群主要为紫红色、砖红色砂岩、粉砂岩与泥岩韵律互层,五道梁群为一套内陆湖泊相泥灰岩、内碎屑灰岩和叠层石灰岩沉积。沱沱河盆地渐新—中新世沉积环境经历了3个阶段的演化:(1)早渐新世,以河流环境为主,古水流以北向为主,反映古气候条件比较干燥;(2)中晚渐新世,以湖泊环境为主,古水流以东北向为主,古气候条件相对温暖潮湿;(3)晚渐新世至早中新世,主要为湖泊环境,古水流转为南向,沉积岩性由雅西措群项部的砂泥岩互层为主转变为五道梁群的泥灰岩为主,反映当时的物源区发生重大转变,构造活动趋于稳定,古气候条件由温暖潮湿转为干燥。沱沱河盆地渐新—中新世气候和构造活动历史对于研究青藏高原早期隆升作用和全球气候变化都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10 / 21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可可西里盆地早渐新世雅西措群爬升沙纹层理及其沉积环境意义 [J].
刘志飞 ;
王成善 ;
金玮 .
沉积学报, 2004, (04) :560-565
[2]   图形显示和比较古水流数据的一种软件(PC99):以青藏高原北部可可西里盆地新生代古水流数据为例 [J].
刘志飞 ;
LachlanK.Stewart .
沉积学报, 2002, (02) :354-358
[3]   可可西里盆地新生代沉积演化历史重建 [J].
刘志飞 ;
王成善 ;
伊海生 ;
刘顺 .
地质学报, 2001, (02) :250-258
[4]   青藏高原北部可可西里盆地第三纪风火山群沉积环境分析 [J].
刘志飞 ;
王成善 .
沉积学报, 2001, (01) :28-36
[5]   可可西里盆地早渐新世雅西措群沉积环境分析及古气候意义 [J].
刘志飞 ;
王成善 .
沉积学报, 2000, (03) :355-361
[6]  
中国地质学会80周年学术文集.[M].陈毓川主编;.地质出版社.2002,
[7]  
青海省岩石地层.[M].青海省地质矿产局编著;孙崇仁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