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犁盆地的构造特征与形成演化

被引:190
作者
张国伟
李三忠
刘俊霞
滕志宏
金海龙
李伟
黄先雄
吴亚红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安,,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安,,中原石油勘探局!河南濮阳,,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安,,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安,,中原石油勘探局!河南濮阳,,中原石油勘探局!河南濮阳,,中原石油勘探局!河南濮阳,
关键词
伊犁盆地; 盆山耦合; 构造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伊犁盆地是在天山造山带所夹持的微地块上发展演化而成的山间叠合盆地,其现今垂向结构为自下而上由中、新元古代变质基底、石炭纪裂谷火山岩系变形基底和二叠纪以来的盆地沉积岩系组成的3 层结构,南北向剖面形态总体为两侧造山带相对向盆地逆冲的对冲构造几何学样式,伊犁盆地内则呈现为二山三盆的复杂次级山 盆构造组合。伊犁盆地的形成演化与天山造山带,尤其与其南北两侧相邻的不同性质造山带密切相关。伊犁地块和盆地的形成演化可概括为4 个大的构造阶段和4 个成盆期。现今的伊犁盆地正是不同成盆期的原型盆地复合叠置的综合产物。石炭- 二叠纪和侏罗纪是伊犁山 盆构造系统的主造山成盆期。
引用
收藏
页码:203 / 21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天山东段中天山隆起带冷却历史的研究 [J].
胡霭琴 .
地球化学, 1982, (03) :285-290
[2]  
西南天山蛇绿岩和蓝片岩.[M].汤耀庆等著;.地质出版社.1995,
[3]  
新疆北部及其邻区大地构造.[M].肖序常等[著];.地质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