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勉《小说丛话》对太田善男《文学概论》的吸入──兼论西方小说艺术论在晚清的移植

被引:5
作者
关诗珮
机构
[1] 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
成之; 吕思勉; 太田善男; 《文学概论》; 近代中国小说理论; 明治文学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I207.42 [新体小说];
学科分类号
050106 ;
摘要
1914年发表在《中华小说界》的《小说丛话》,是一篇展现中国近现代小说观念转变过程的重要理论文章。本文首先指出,这篇被认为是由历史学家吕思勉所撰的文章,大量参考了日本明治时期太田善男的《文学概论》。吕思勉的目的,是以此矫正晚清流行的小说实用论,以及建立中国小说是为美术的观念。论文最末指出,《小说丛话》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篇以西方novel、romance概念带出现代中国小说观念中"长篇小说"及"短篇小说"的出处。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35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黄摩西、徐念慈小说理论的矛盾与局限[J]. 袁进.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 (03)
[2]  
吕思勉论学丛稿[M].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吕思勉, 2006
[3]  
沈从文全集[M]. 北岳文艺出版社 , 沈从文著, 2002
[4]  
近代文化生态及其变迁[M].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王尔敏著, 2002
[5]  
吕思勉[M]. 上海教育出版社 , 张耕华著, 2000
[6]  
“苏州奇人”黄摩西评传[M]. 苏州大学出版社 , 王永健著, 2000
[7]  
黄人[M]. 中国文史出版社 , 汤哲声, 1998
[8]  
人类的祥瑞[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张耕华著, 1998
[9]  
小说史[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陈平原著, 1993
[10]  
吕思勉先生编年事辑[M]. 上海书店 , 李永圻编,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