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社会下的我国刑事政策与刑事立法

被引:5
作者
沈柳兰
机构
[1] 江苏警官学院侦查系
关键词
风险社会; 刑事政策; 刑事立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对风险社会的治理是庞大的系统工程,宽严相济的基本刑事政策在其中作用重要,直接影响着我国刑事立法的走向,刑法机能也因此发生相应变化。伴随刑事法网日趋细密,犯罪圈呈扩大态势,入罪标准选择性降低,刑罚的设置和执行将总体趋宽。这并不意味着犯罪的危害性在缩小,而是对犯罪的认识更为理性所致,是刑事政策的调控目标从一元走向多元的必然。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收入不平等、城市化与中国的犯罪率变迁 [J].
陈屹立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0, (11) :108-118
[3]   问题意识与立场方法——中国刑事政策研究之反思 [J].
严励 .
中国法学, 2010, (01) :161-171
[4]   综述历次刑法修正:内容、特点和原因——兼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刑法修正案》 [J].
王永兴 .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9, 11 (05) :83-89
[5]   欧美“轻轻重重”刑事政策及其借鉴 [J].
李晓明 .
法学评论, 2009, 27 (05) :107-117
[6]   风险社会的刑法保护 [J].
赵书鸿 .
人民检察, 2008, (01) :42-45
[7]   和谐社会与刑事立法 [J].
冯军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02) :70-73
[8]   构建和谐社会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之实现 [J].
储槐植 ;
赵合理 .
法学杂志, 2007, (01) :5-9
[9]   日本近年来的刑事实体立法动向及其评价 [J].
黎宏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6, (06) :103-107
[10]   风险社会及现代发展中的风险——乌尔利希·贝克风险社会思想述评 [J].
程新英 ;
柴淑芹 .
学术论坛, 2006, (02) :14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