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阳岔寒武-奥陶系界线地层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及其与牙形类演化序列相关性

被引:9
作者
陈均远,张俊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碳.氧同位素,牙形类,寒武-奥陶系界线地层,大阳岔;
D O I
10.19800/j.cnki.aps.1995.04.001
中图分类号
Q911 [普通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摘要
采自吉林省太阳岔小羊桥寒武-奥陶系界线层型剖面101块泥晶灰岩的碳、氧稳定同位素分析数据表明:寒武-奥陶纪转换期间,δ13C值曾发生了5次涨落现象,这些现象与牙形类演化序列具密切的相关性。它们被命名如下:1)PCM低谷;2)TCM低谷;3)HSS峰;4)CPF涨落,5)CLF涨落。相同的涨落在澳大利亚黑山同期地层得到确认。碳同位素跨洲性同步涨落显然与全球环境变化有关,因此它是寒武-奥陶系界线地层洲际对比的一种有用工具。沉积岩石学和古生物学研究表明,δ13C谷区与海平面低位和生物生产量下降有重要相关性。氧同位素值的分布区间为-9.84%0—-6.69‰,呈明显亏损现象,这种亏损现象表明样品均受到成岩作用影响。与碳同位素值对比研究发现,氧同位素值涨落与碳同位素涨落成正相关,或成负相关现象,这种相关性表明氧同位素原始信息并没有因成岩作用而全部丢失。
引用
收藏
页码:393 / 409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Carbon isotope and magnetic polarity evidence for non-depositional events within the Cambrian-Ordovician Boundary section near Dayangcha, Jilin Province, China[J] . R. L. Ripperdan,M. Magaritz,J. L. Kirschvink.Geological Magazine . 199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