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权重下的多层评价地下水资源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5
作者
于会彬 [1 ,2 ]
刘晓宇 [2 ]
席北斗 [2 ]
许其功 [2 ]
郭旭晶 [1 ,2 ]
姚波 [1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模糊权重; 多层因素; 地下水; 水质; 水量; 海河流域;
D O I
10.13198/j.res.2009.02.23.yukb.001
中图分类号
P641 [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水文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应用模糊权重与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构建多层综合评价地下水资源模型.应用该模型对海河流域的地下水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分别选取太行山前地带的石家庄、中部平原地带的沧州和衡水、东部滨海地带的天津为典型评价地区;水量以评价区域为评判集,而水质采用单项指标5级分级标准.评价结果:石家庄的优先排序为第1位,表明其不仅水量丰富,而且水质较好,适合各种用途;天津处于第2位,该地区水质一般,储量较少,适合于生活饮用供水源和农业用水,但近海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海水倒灌,水的矿化度过高,不能直接利用;沧州和衡水排在后2位,表明该地区水质较差,储量也少,适用于农业和某些工业用水,经过必要的处理后方可作为生活饮用水.
引用
收藏
页码:145 / 14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模糊概率模型及其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J].
刘章军 ;
叶燎原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07, (03) :286-293
[2]   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与应用 [J].
李绍飞 ;
冯平 ;
林超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7, (01) :38-43
[3]   浑河沿岸污灌区地下水中PAHs分布特征研究 [J].
张跃进 ;
朱书全 ;
肖汝 ;
王娟 ;
李发生 .
环境科学研究, 2007, (01) :7-11
[4]   贝塔系数的均值回归过程 [J].
马喜德 ;
郑振龙 .
工业技术经济, 2006, (01) :100-101
[5]   投影寻踪模型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J].
叶浩 ;
钱家忠 ;
黄夕川 ;
李友龙 ;
董洪信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5, (05) :9-12
[6]   我国中东部水生态环境评价与对策研究 [J].
潘英姿 ;
高吉喜 ;
何萍 ;
聂忆黄 ;
李岱青 .
环境科学研究, 2005, (03) :54-59
[7]   关于水资源量与质相结合评价若干问题的探讨 [J].
叶健 ;
叶寿征 ;
董秀颖 ;
叶莉莉 ;
刘金清 .
水文, 2003, (01) :45-49
[8]   以用水为主体的水质水量结合水资源评价方法 [J].
刘克岩 ;
王桂玲 .
水文, 2002, (03) :32-33+17
[9]   新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周华荣 .
中国环境科学, 2000, (02) :150-153
[10]  
水文水资源研究理论与实践[M]. 科学出版社[刘昌明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