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葡萄种间杂交选育酿造葡萄品种的途径及其效果

被引:55
作者
宋润刚
路文鹏
王军
沈玉杰
李昌禹
林兴桂
不详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关键词
山葡萄;种间杂交;杂交模式;酿造新品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63.10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973~1996年用我国东北山葡萄抗寒种质资源与不抗寒的栽培品种进行种间杂交和重复杂交,其中1973~1992年定植58个组合杂种苗,成活5324株。4种杂交模式抗寒力大小排列顺序是:(山葡萄×欧亚种)F1×山葡萄≥(山-欧)F1×(山-欧)F1≥(山葡萄×欧亚种)F1≥(山-欧)F1×欧亚种。果穗、果粒重量、果实含糖量4种杂交模式后代倾向山葡萄,即穗小、粒小、低糖遗传,但也分离出超高亲单株。已选育出在当地气候条件下,简易防寒可酿造干白(加糖发酵)品系79-33-3和85-14-45,可露地越冬酿造干红葡萄酒品系87-8-96和新品种左红一;干白新品系79-32-32。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山葡萄种内杂交后代的性状遗传 [J].
林兴桂 ;
尹立荣 ;
沈育杰 ;
孙克娟 ;
宋润刚 .
园艺学报, 1993, (03) :231-236
[2]  
果树育种学[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沈德绪主编, 1986
[3]   葡萄种间杂交抗寒育种的性状遗传 [J].
何宁 ;
赵保璋 ;
方玉凤 ;
房耀兰 ;
刘淑荣 .
园艺学报, 1981, (01)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