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湿度对冬小麦主要形态特征的影响效应研究

被引:1
作者
李德 [1 ]
马晓群 [2 ]
孙义 [1 ]
孙有丰 [1 ]
机构
[1] 安徽省宿州市气象局
[2] 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土壤水分; 冬小麦; 形态特征; 影响效应; 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确定土壤水分对冬小麦株高、叶面积指数(LAI)和单茎干物质重量等主要形态特征参量的影响关系,是品种选育、节水栽培措施改进及其建立相关作物监测评估模型的重要基础。为了探讨土壤湿度对冬小麦主要形态特征的影响效应,以‘皖麦52’为试验材料,针对冬小麦返青、拔节和抽穗期,利用遮雨棚进行3年田间水分控制试验,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统计等方法,探讨不同生育期土壤湿度变化对冬小麦株高、LAI和单茎干物质影响效应。结果表明:返青、拔节和抽穗期土壤湿度变化均会引起株高、LAI和单茎干重发生变化,以拔节期土壤湿度对抽穗期株高和拔节到抽穗期土壤湿度对LAI和单茎干重的影响最为显著。土壤湿度对各形态特征参量的影响可以用一元一次或一元二次回归方程来表达。主要形态特征参量实现适宜或最优量值的适宜土壤相对湿度指标为70%左右。不同生育期发生干旱均会导致株高、LAI和单茎干重发生不同程度的降低或减少,其影响具有后延性,且干旱发生时间越早,后延性越长。所得结论可为品种选育和节水栽培措施改进工作提供参考。各效应方程,可用于监测评估土壤湿度变化对株高、LAI和单茎干重的定量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2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气候变化对安徽省主要农作物水分供需状况的影响 [J].
许莹 ;
马晓群 ;
吴文玉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2, 8 (03) :198-204
[2]   安徽省冬小麦品种生态气候适宜性分析和精细化区划 [J].
马晓群 ;
张宏群 ;
吴文玉 ;
戚尚恩 ;
陈晓艺 .
中国农业气象, 2012, 33 (01) :86-92
[3]   2008—2009年宿州秋冬低温干旱成因分析与影响评估 [J].
李德 ;
杨太明 ;
张学贤 ;
张丙振 .
气象, 2011, 37 (05) :615-621
[4]   拔节期水分胁迫-复水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闫永銮 ;
郝卫平 ;
梅旭荣 ;
白清俊 ;
刘琳 .
中国农业气象, 2011, 32 (02) :190-195+202
[5]   冬小麦生长发育的适宜土壤含水量 [J].
方文松 ;
刘荣花 ;
邓天宏 .
中国农业气象, 2010, 31(S1) (S1) :73-76
[6]   土壤水分胁迫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物质分配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J].
刘培 ;
蔡焕杰 ;
王健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0, 31 (03) :330-333
[7]   不同生育期水分亏缺及氮营养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J].
祁有玲 ;
张富仓 ;
李开峰 ;
崔引娣 .
灌溉排水学报, 2009, 28 (01) :24-27
[8]   水分亏缺对冬小麦株高、叶绿素相对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J].
王伟 ;
蔡焕杰 ;
王健 ;
周蓓 .
灌溉排水学报, 2009, 28 (01) :41-44
[9]   安徽省旱涝灾害及其对农作物产量影响 [J].
张爱民 ;
马晓群 ;
杨太明 ;
盛绍学 ;
黄勇 .
应用气象学报, 2007, (05) :619-626
[10]   土壤水分胁迫对冬小麦生长的后效影响附视频 [J].
高志红 ;
陈晓远 ;
刘晓英 ;
罗远培 .
华北农学报, 2007, (03) :4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