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CA和AHP联合方法的滦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规律分析

被引:6
作者
于磊 [1 ]
邱殿明 [2 ]
刘莉 [2 ]
凌峰 [1 ]
李巍 [1 ]
胡广鑫 [1 ]
刘国才 [3 ]
机构
[1] 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
[2] 吉林大学学报编辑部
[3] 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总院
关键词
生态环境脆弱性; 空间主成分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 SRP概念模型; 滦河流域;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13.05.001
中图分类号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生态压力度概念模型评价体系,选取表征地形、地表、气象、土壤、植被及社会经济因子的15项多系统评价指标,应用空间主成分分析(SPCA)与层次分析(AHP)联合方法,对滦河流域1985年、1995年和2005年3期生态环境进行脆弱性评价,并进行量化分级,获得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规律和成因机制。结果表明:流域整体脆弱性等级有减小趋势,潜在脆弱区域面积逐渐增大,而重度脆弱区域明显减小;西北山地和冀东沿海地区变化较为剧烈;人类活动已经取代自然条件,成为影响滦河流域生态系统的关键因子;流域人口的快速增长、气候条件的改变以及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是区域脆弱性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588 / 159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基于景观格局的矿区生态脆弱性评价——以吉林省辽源市为例 [J].
吴健生 ;
宗敏丽 ;
彭建 .
生态学杂志, 2012, 31 (12) :3213-3220
[2]   中国生态脆弱性研究进展的文献计量分析 [J].
田亚平 ;
常昊 .
地理学报, 2012, 67 (11) :1515-1525
[3]   BP人工神经网络在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方面的应用——以乌拉特前旗为例 [J].
孙国军 .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8 (05) :105-108+114
[4]   生态脆弱性评价与预测研究进展 [J].
靳毅 ;
蒙吉军 .
生态学杂志, 2011, 30 (11) :2646-2652
[5]  
基于RS和GIS的珠江三角洲生态环境脆弱性综合评价[J]. 徐庆勇,黄玫,刘洪升,闫慧敏.应用生态学报. 2011(11)
[6]   基于RS与GIS的长江三角洲生态环境脆弱性综合评价 [J].
徐庆勇 ;
黄玫 ;
陆佩玲 ;
李仁强 .
环境科学研究, 2011, 24 (01) :58-65
[7]   松嫩平原地下水脆弱性模糊综合评价 [J].
方樟 ;
肖长来 ;
梁秀娟 ;
冯波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7, (03) :546-550
[8]   生态系统稳定性定义剖析 [J].
柳新伟 ;
周厚诚 ;
李萍 ;
彭少麟 .
生态学报, 2004, (11) :2635-2640
[9]   脆弱生态环境定量评价方法的研究 [J].
赵跃龙 ;
张玲娟 .
地理科学, 1998, (01) :78-84
[10]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性计算方法探讨 [J].
王经民,汪有科 .
水土保持通报, 1996, (03) :32-3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