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菌剂羟菌唑对油菜菌核病菌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6
作者
张新春
康振生
韩青梅
景岚
黄丽丽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 陕西杨凌
[3] 陕西杨凌
关键词
油菜菌核病; 羟菌唑; 超微结构; β-1; 3-葡聚糖; 几丁质;
D O I
10.13207/j.cnki.jnwafu.2004.02.007
中图分类号
S435.654 [油菜子(芸苔)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和细胞化学技术,研究了羟菌唑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生长发育的影响。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药剂处理后病菌菌丝生长明显受到抑制,菌丝粗细不均匀,呈不规则肿大或缢缩,分枝明显增多。超微结构研究表明,药剂处理后,病菌菌丝细胞壁不规则加厚,以菌丝顶端细胞壁加厚尤为明显,并有大量电子致密度高的物质存在;与对照菌丝相比,病菌菌丝隔膜肿大、畸形,发育受阻;有的菌丝体内有新菌丝产生,且染色较深。细胞化学标记分析结果表明,药剂处理后,病菌菌丝细胞壁的β-1,3-葡聚糖和几丁质的标记密度明显高于对照菌丝,说明药剂处理后,这2种成分在细胞壁内显著增加。病菌菌丝细胞壁成分的变化表明,羟菌唑影响了病菌细胞结构及其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不同药剂防治油菜菌核病的效果 [J].
赵家定 ;
汤顺章 ;
唐淑菊 .
安徽农学通报, 2001, (01) :54-61
[2]   油菜菌核病发生规律研究 [J].
张信扬 ;
韩友珍 ;
李练军 .
贵州农业科学, 2000, (06) :35-37
[3]   不同药剂及施药时间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 [J].
万咏声 .
安徽农学通报, 1999, (04) :31-32
[4]   油菜菌核病药剂防治试验 [J].
赵敏 .
农药, 1998, (02) :36-37
[5]   淮北地区油菜菌核病的发病规律与防治方法 [J].
杨庚周 .
农业科技通讯, 1998, (02) :27-27
[6]   世界油菜病害研究概述 [J].
李丽丽 .
中国油料, 1994, (01) :79-8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