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BP网络算法的隧洞围岩分类

被引:54
作者
周翠英
张亮
黄显艺
机构
[1] 中山大学应用力学与工程系
[2] 中山大学地下工程与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3] 中山大学地下工程与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中山大学地下工程与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4] 广东广州中山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岩土工程研究所
[5] 广东广州
[6] 广东广州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关键词
围岩分类; 人工神经网络; 改进BP网络算法; 工程应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U452.12 [];
学科分类号
0814 ; 081406 ;
摘要
围岩分类对指导地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引入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进行隧洞围岩分类,在传统BP算法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学习算法、优化传递函数和网络结构进行神经网络方法优化.采用附加动量法和学习速率自适应调整的策略改进学习算法,使得当误差大于上临界值时,则降低学习率,当误差小于下临界值时,则适当提高学习率,这样可加快网络的训练速度,确保网络的稳定性;通过引入调整学习率参数,使得传递过程更加敏感,加快了传递函数的收敛速度,提高了训练函数的计算精度;通过给定隐含层节点模型的取值范围,对网络结构进行优化,提高了泛化精度.将改进的BP网络模型应用于广东省东深供水改造工程的隧洞围岩分类中,分类结果与根据《水工隧洞设计规范(SL279-2002)》的分类结果完全一致,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工程实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80 / 48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基于差分法及神经网络的硐室围岩力学参数反分析 [J].
郝哲 ;
刘斌 .
岩土力学, 2003, (S2) :77-80
[2]   长江三峡工程蓄水对链子崖危岩体T8—T12缝段稳定性影响研究 [J].
胡亚波 ;
黄学斌 .
地球科学, 2002, (02) :193-198
[3]   神经网络方法在围岩稳定性分级评价中的应用 [J].
饶运章 ;
侯运炳 .
黄金, 2001, (10) :15-17
[4]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地质灾害初步研究 [J].
王学潮 ;
张辉 ;
刘振红 ;
赵自强 ;
牛书安 .
地球科学, 2001, (03) :297-303
[5]   深圳断裂带现今构造活动性及其对深圳市输水隧洞工程地壳稳定性影响 [J].
谭成轩 ;
王瑞江 ;
孙叶 .
地球科学, 2000, (01) :51-56
[6]   神经网络法在地下洞室围岩分类中的应用 [J].
霍润科 ;
刘汉东 .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1998, (02) :61-63+66
[7]  
水工隧洞设计规范.[S]...2002,
[8]  
MATLAB 6.5辅助神经网络分析与设计.[M].飞思科技产品研发中心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9]  
智能岩石力学导论.[M].冯夏庭著;.科学出版社.2000,
[10]  
面向MATLAB工具箱的神经网络理论与应用.[M].丛爽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