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触发崩塌滑坡数量及其密度特征分析

被引:80
作者
黄润秋
李为乐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崩塌滑坡; 数量; 发育密度; 遥感解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5.12"汶川地震由于震级高、持续时间长、震区地质环境复杂,因而触发了大量的崩塌、滑坡。地震一年来,作者根据灾后对崩滑地质灾害的应急排查,并结合震后有限的ALOS、ASTER以及航空摄影等多源数据对地震重灾区的崩滑体数量进行了统计分析,获得确定性的崩滑灾害点有16 704处,但是,由于排查范围及遥感数据的局限性,上述数据并不能代表这次地震触发崩塌滑坡总的数量。为了查明这个问题,本文在上述资料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烈度地区典型抽取样本统计的方法,获得了不同烈度区崩塌滑坡的发育密度,进而根据不同烈度区面积统计得出了本次地震触发崩塌滑坡数量的估计值,并与国际上若干大地震触发崩塌滑坡数量及分布面积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作者给出了灾区地震触发崩塌滑坡的密度分布图,并讨论了其分布特征。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汶川地震触发的崩塌滑坡数量约为3.5万处,分布面积约为10×104km2,发育密度最高在映秀-北川断裂上盘都江堰和彭州段以及沿岷江河谷的映秀-草坡段,约为5~6处/km2。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汶川8.0级地震触发崩滑灾害机制及其地质力学模式 [J].
黄润秋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 (06) :1239-1249
[2]   Development and distribution of geohazards triggered by the 5.12 Wenchuan Earthquake in China [J].
HUANG RunQiu & LI WeiL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eohazard Prevention and Geoenvironment Protection .
Science in China(Series E:Technological Sciences), 2009, (04) :810-819
[3]   汶川大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的断层效应分析 [J].
黄润秋 ;
李为乐 .
工程地质学报, 2009, 17 (01) :19-28
[4]   汶川八级地震滑坡特征分析 [J].
殷跃平 .
工程地质学报, 2009, 17 (01) :29-38
[5]   汶川震区北川9.24暴雨泥石流特征研究 [J].
唐川 ;
梁京涛 .
工程地质学报, 2008, 16 (06) :751-758
[6]   5.12汶川大地震诱发大型崩滑灾害动力特征初探 [J].
许强 ;
黄润秋 .
工程地质学报, 2008, 16 (06) :721-729
[7]   “5.12”汶川大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研究 [J].
黄润秋 ;
李为乐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27 (12) :2585-2592
[9]  
GIS-based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mapping for the 2005 Kashmir earthquake region[J] . Ulrich Kamp,Benjamin J. Growley,Ghazanfar A. Khattak,Lewis A. Owen.Geomorphology . 2008 (4)
[10]  
Analysis of a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landslides triggered by the 2004 Chuetsu earthquakes of Niigata Prefecture, Japan[J] . H. B. Wang,K. Sassa,W. Y. Xu.Natural Hazards . 200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