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五种抗逆力模型比较研究

被引:60
作者
田国秀
邱文静
张妮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
关键词
抗逆力模型; 保护因素; 风险因素; 研究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6 [社会心理、社会行为];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文章对Garmezy的行为目标模型、Hunter的抗逆力层次模型、Rutter的环境——个体策略模型、Kumpfer的环境——个体互动模型及Richardson的身心灵动态平衡模型的基本观点做出了总结概括,分别呈现了五种模型的结构关系,并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五者之间的内在线索与研究特征。达到了对抗逆力理论脉络、运作机制、结构关系和发展结果的清晰把握。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心理弹性新论:多视角PAC人格模型理论与实证.[D].柳菁.华东师范大学.2008, 11
[2]   心理弹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述评 [J].
马伟娜 ;
桑标 ;
洪灵敏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 (01) :8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