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液型金矿伴生脉岩系研究及其意义

被引:3
作者
王安建
机构
[1] 长春地质学院
关键词
煌斑岩; 脉岩系; 热液型金矿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外有关煌斑岩与热液型金矿化关系研究的最新成果,分析了现状,提出了问题.根据我国辽东、胶东、冀东和秦岭十一个大(中)型金矿伴生脉岩资料,作者论证了把金矿伴生脉岩作为一个整体岩系来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将脉岩系成员划分为“共存型”和“随机型”两类,提出煌斑岩的出现,脉岩系成员基、中、酸、碱种类繁多,并以闪长(玢)岩为主可能是我国华北陆台大型金矿床的重要标志之一.文中罗列了金矿伴生脉岩系系统研究项目,强调了把(含金)石英脉作为一种“脉岩”置于脉岩系几何形态和排列组合系统之中研究的意义,指出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高场强元素(HFSE)、铂族元素(PGE)以及幔/壳地球化学指纹元素Cr、Ni/Nb、Ta是研究脉岩系形成、演化、含金性和物质来源的重要地球化学工具.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论夹皮沟地区金矿床的花岗岩浆热液成因 [J].
于清义 .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87, (01) :55-64
[2]   小秦岭金矿田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J].
王亨治 .
矿床地质, 1987, (01) :57-67
[3]   金矿源岩研究与判定 [J].
王安建 .
地质找矿论丛, 1986, (03) :29-38
[4]  
Subduction-related shoshonitic and ultrapotassic magmatism: a study of Siluro-Ordovician syenites from the Scottish Caledonides[J] . R. N. Thompson,M. B. Fowler.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1986 (4)
[5]  
Chromite-bearing spessartites from Kasuga-mura, Japan, and their bearing on possible mantle origin andesite[J] . Kazuhiro Suzuki,Keiichi Shiraki.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198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