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14
作者
王建
汪玉兰
何蕴
刘其强
李建章
尹明达
机构
[1] 郑州河南医科大学附属二医院神经科
[2] 开封市第一医院神经科
关键词
脑血栓形成,纤维蛋白肽,D-二聚体;
D O I
10.19845/j.cnki.zfysjjbzz.1998.06.028
中图分类号
R743.32 [脑血栓形成];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为明确脑血栓患者凝血纤溶系统的功能状态。方法采用ELISA法监测3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浆纤维蛋白肽A(FPA)和D-二聚体(DD)在急性期(≤3d)、亚急性期(8~28d)、慢性期(>30d)的动态变化,并与20例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FPA在脑血栓形成后各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亚急性期、慢性期和急性期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DD在急性期显著高于对照组,亚急性期较急性期进一步升高,慢性期和急性期之间差异无显著性。脑血栓形成急性期TPA、DD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梗塞灶体积均无相关性。结论脑血栓形成各期凝血功能均增强,亚急性期纤溶系统高度激活,为脑血栓形成早期行抗凝溶栓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数:2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