隍城岛海域塔玛亚历山大藻赤潮发展过程及其成因

被引:7
作者
宋秀凯
马建新
刘义豪
刘丽娟
马元庆
任利华
汤宪春
机构
[1] 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南隍城岛; 塔玛亚历山大藻; 赤潮成因;
D O I
10.13984/j.cnki.cn37-1141.2009.04.015
中图分类号
X55 [海洋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2006年9月,南隍城岛附近海域首次发生由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引发的大规模赤潮,面积约2.37 km2,最大细胞丰度2.334×108cell/L,大量衰亡赤潮生物的分解消耗水体的溶解氧,引起中下层水体严重缺氧,导致当地网箱养殖的鱼类全部死亡,藻体分泌的麻痹性贝毒(PSP),导致岸边的皱纹盘鲍近一半死亡。通过对这次赤潮的研究认为:其成因主要是由船舶压舱水排海带来赤潮生物物种,大量陆源有机物、营养盐类的排入和大规模贝类筏式养殖的自身污染为赤潮生物的暴发性繁殖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适宜的水文气象条件为赤潮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繁殖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9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沿海赤潮.[M].齐雨藻等著;.科学出版社.2003,
[2]  
Are changes in N:P ratios in coastal waters the key to increased red tide blooms?.[J].I. J. Hodgkiss;K. C. Ho.Hydrobiologia.1997, 1
[3]   船舶压舱水引入外来藻类的危害及监测附视频 [J].
龙华 ;
林石明 ;
梁君荣 ;
高杨 ;
虞秋波 ;
高亚辉 .
植物检疫, 2005, (05) :289-291
[4]   哑铃湾网箱养殖自身污染状况 [J].
贾后磊 ;
温琰茂 ;
谢健 .
海洋环境科学, 2005, (02) :5-8
[5]   塔玛亚历山大藻对氮和磷的吸收及其生长特性 [J].
石岩峻 ;
胡晗华 ;
马润宇 ;
丛威 ;
蔡昭铃 ;
不详 .
应用生态学报 , 2003, (07) :1143-1146
[6]   烟台四十里湾海域红色裸甲藻赤潮发展过程及其成因 [J].
吴玉霖 ;
周成旭 ;
张永山 ;
蒲新明 ;
李伟华 .
海洋与湖沼, 2001, (02) :159-167
[7]   海珍品综合增养殖中的种间关系和生态容纳量的研究 [J].
李元山 ;
牟绍敦 ;
冯月群 ;
庄虔增 ;
王远隆 ;
张高庆 .
海洋湖沼通报, 1996, (01) :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