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及炎症介质在角叉菜胶致胸膜炎时的变化的动态观察

被引:1
作者
陈祥银
严仪昭
张宝玲
西品香
机构
[1]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病理生理室
[2]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病理生理室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胸膜炎; 中性粒细胞; 溶酶体; 前列腺素;
D O I
10.16352/j.issn.1001-6325.1988.03.009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实验用体重为200~245g,雄性Wistar种大白鼠42只。以1%角叉菜胶1ml胸腔内注入复制胸腹炎模型。观察到注角叉菜胶后6小时,胸腔渗出液量明显增加,渗出液中的中性粒细胞数,β-葡萄糖醛酸酶、溶菌酶活性明显增高,TxB2及6-Keto-PGF 1α含量也明显增多。以上变化在致炎后12~24小时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至72小时基本恢复到正常对照水平。讨论了中性粒细胞集聚及其产生、释放的炎症介质溶酶体酶及前列腺素类在炎症发病中的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73 / 17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电针刺激对角叉菜胶诱发大鼠胸膜炎渗出液量及其中TXB2、6-Keto-PGF1α浓度的影响 [J].
李鹤 .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987, (04) :271-276
[2]  
Pharmacological mediators of various immunological and non-immunological inflammatory reactions produced in the pleural cavity[J] . F. Capasso,C. J. Dunn,S. Yamamoto,D. A. Deporter,J. P. Giroud,D. A. Willoughby.Agents and Actions . 197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