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麦产品质量的土壤铅修复基准

被引:9
作者
晁雷
周启星
陈苏
崔爽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陆地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Pb; 土壤; 小麦; 食品安全; 修复基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3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120405 ;
摘要
近年来,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发展很快,而污染土壤修复标准的建立则相对迟缓。为了推进我国该领域的工作,利用盆栽实验,通过小麦生物量、小麦不同部位铅含量、土壤总铅含量及土壤有效态Pb含量的变化确定了棕壤土中Pb的土壤修复基准。结果表明:随着铅处理浓度的提高,小麦各器官中的铅含量逐渐升高,其中以根部含量最高,其次为茎叶、籽壳,籽实中铅的含量最低。以小麦籽实生物量降低10%为依据,确定棕壤中铅的土壤修复基准为292mg·kg-1,有效铅含量为7mg·kg-1。以小麦可食部位-籽实中铅含量的食品卫生标准为依据,确定棕壤中铅的土壤修复基准:总量为170mg·kg-1,有效态含量为4mg·kg-1。
引用
收藏
页码:554 / 557+563 +56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辽宁省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及其对策研究 [J].
晁雷 ;
周启星 ;
张蕾 ;
陈苏 ;
李杰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6, (03) :237-240
[2]   铅与对二氯苯复合污染对小麦和大白菜种子发芽及幼苗期生长的毒性 [J].
晁雷 ;
周启星 ;
崔爽 ;
陈苏 ;
孙铁珩 .
生态学杂志, 2006, (08) :944-949
[3]   建立污染土壤修复标准的探讨 [J].
晁雷 ;
周启星 ;
陈苏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2) :331-334
[4]   污染土壤修复标准建立的方法体系研究 [J].
周启星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2) :316-320
[5]   铅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 [J].
何冰 ;
杨肖娥 ;
魏幼璋 .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01, (09) :12-17
[6]   Cd-Pb复合污染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生态效应的研究 [J].
王新 ;
梁仁禄 ;
周启星 .
农村生态环境, 2001, (02) :41-44
[7]   镉、铅在玉米幼苗中的积累和迁移——X射线显微分析 [J].
彭鸣 ;
王焕校 ;
吴玉树 .
环境科学学报, 1989, (01) :61-67
[8]  
生态修复[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周启星,魏树和,张倩茹等编著, 2006
[9]  
环境污染分析方法[M]. 科学出版社 , 洪水皆等主编,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