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学规律和可持续发展看长江分蓄洪区建设

被引:11
作者
李长安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湖北武汉长江科学院,湖北武汉
关键词
长江中游; 分蓄洪区; 地学规律; 可持续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87 [防洪工程];
学科分类号
081504 ;
摘要
分蓄洪区是平原防洪的一种重要措施。20世纪 50 年代,我国在长江中游地区共规划分蓄洪区 14 处,其中荆江分洪区、洪湖分蓄洪区和杜家台分洪区为国家确定的重点蓄滞洪区。随着长江上游三峡等一系列大型电站的兴建,中游堤防加固工程的实施,长江中游仍需要200×108m3 分蓄洪区。基于地学规律和长江中游目前的防洪形势,从有效的防洪功能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考虑,建议取消荆江分洪区和其它一般分蓄洪区,仅保留洪湖分蓄洪区和杜家台分洪区,重点建设洪湖分蓄洪区。建议按照“梯级化”和“垦殖和养殖区”进行洪湖分蓄洪区规划和建设。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洪湖分蓄洪区启用的若干问题研究 [J].
倪晋仁 ;
王光谦 ;
李义天 .
自然灾害学报, 1999, (03) :14-21
[2]   长江防洪应贯彻“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方针 [J].
谭培伦 .
人民长江 , 1999, (02) :42-43+46
[3]   长江防洪中的河道整治问题 [J].
余文畴 .
人民长江, 1999, (02) :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