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基因型大豆冠层冷温现象的研究

被引:17
作者
李永平 [1 ]
王长发 [1 ]
赵丽 [2 ]
秦晓威 [1 ]
任学敏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大豆; 冠层温度; 功能叶片; 生物学性状;
D O I
10.13207/j.cnki.jnwafu.2007.11.012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解不同基因型大豆冠层冷温现象,应用红外测温仪对大豆冠层温度进行了长期观测,并测定了大豆生育期的蒸腾速率和净光合速率,以及大豆主茎功能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冠层温度存在着明显的分异现象,其中NF58与秦豆8号(对照)的冠层温差最高值为-1.47℃,最低值为-0.02℃,均低于基准线(0℃线,下同),为冷型大豆;94101与秦豆8号(对照)的冠层温差最高值为1.48℃,最低值为0.02℃,均高于基准线,属暖型大豆,且冷型大豆NF58具有较强的生理活性,表现在叶片功能期较长,蒸腾速率和净光合速率较高,蛋白质含量较高,丙二醛(MDA)含量较低,说明在大豆品种选育中以冷温材料为亲本或在育种中以冷温作为目标性状之一值得重视。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3+89 +8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高温对大豆生产的影响 [J].
仇锦生 .
大豆通报, 2003, (01) :12-12
[2]   冷型小麦旗叶衰老和活性氧代谢特性研究 [J].
王长发 ;
张嵩午 .
西北植物学报, 2000, (05) :727-732
[3]   干旱条件下冷型小麦叶片气体交换特性研究 [J].
冯佰利 ;
王长发 ;
苗方 ;
张嵩午 ;
何永杰 .
麦类作物学报, 2001, (04) :48-51
[4]   冷型小麦对干旱和阴雨的双重适应性 [J].
张嵩午 ;
王长发 ;
冯佰利 ;
苗芳 ;
周春菊 ;
刘党校 .
生态学报, 2004, (04) :680-685
[5]   抗旱小麦的冷温特性研究 [J].
冯佰利 ;
王长发 ;
苗方 ;
张嵩午 ;
何永杰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2) :6-10
[6]   冷型小麦灌浆期农田热量分配状况初探 [J].
许秀娟 ;
张嵩午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2, (04) :44-47
[7]   灾害性天气下小麦低温种质的性状表现 [J].
张嵩午 ;
王长发 ;
冯佰利 ;
苗芳 ;
周春菊 ;
张荣萍 .
自然科学进展, 2001, (10) :62-67
[8]   小麦低温种质及其叶片的光合性能和结构特征 [J].
张嵩午 ;
苗芳 ;
王长发 .
自然科学进展, 2004, (02) :61-66
[9]   小麦产量与叶温的关系 [J].
R.C.G.Smith ;
H.D.Barrs ;
王学文 .
气象科技, 1986, (06) :66-72
[10]   小麦产量与叶温的关系 [J].
R.C.G.Smith ;
H.D.Barrs ;
王学文 .
气象科技, 1986, (06) :6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