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耕地利用集约度评价及区域差异特征

被引:5
作者
郑华伟
王凯
张文秀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耕地; 集约利用; 聚类分析; 区域差异; 四川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通过构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均方差法确定指标权重并运用综合评价法对1999-2006四川省耕地利用集约度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耕地利用集约度呈波动上升趋势,且年均耕地利用集约度提高了24.80%;区域差异明显;自然因素、经济发展、人口变化和科技进步是耕地集约利用的驱动力。认为促进耕地集约利用应通过运用宣传教育、规划引导、农业结构优化、土地整治、科技投入等手段。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土地资源管理学.[M].张正峰; 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  
SPSS for Windows统计分析.[M].卢纹岱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3]  
四川统计年鉴.[M].四川省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4]  
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研究.[M].姜志德; 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5]   Agricultural intensity and its measurement in frontier regions [J].
Shriar, AJ .
AGROFORESTRY SYSTEMS, 2000, 49 (03) :301-318
[6]   小城镇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比较研究——以浙江省慈溪市为例 [J].
邵晓梅 ;
王静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01) :93-97
[7]   现阶段我国耕地利用集约度变化及其政策启示 [J].
朱会义 ;
李秀彬 ;
辛良杰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6) :907-915
[8]   新形势下耕地资源集约利用及其评价研究 [J].
赵本宇 ;
张文秀 ;
龚长兰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19) :5842-5843+5878
[9]   高度集约农业利用导致的土壤退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J].
张桃林 ;
李忠佩 ;
王兴祥 .
土壤学报, 2006, (05) :843-850
[10]   耕地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的对策研究 [J].
何伟 .
国土资源导刊, 2006, (02) :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