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规划法制建设

被引:12
作者
徐孟洲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 发展规划政策; 发展规划法; 规划法制;
D O I
10.16094/j.cnki.1005-0221.2012.02.006
中图分类号
D922.29 [经济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摘要
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是政策和法律相耦合的社会规范表现形式,它对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促进与指导作用。在推进规划体制改革过程中,为科学编制与实施规划,要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发展规划法的关系,应当完善与拓展政策与法律相耦合的形式,明确政府规划行为的公定力,提高公众参与度,健全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法制,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55+177 +177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法治保障 [J].
史际春 .
社会科学家, 2011, (08) :7-10
[2]   论财政法与财政政策的耦合 [J].
徐孟洲 ;
伍涛 .
法学杂志, 2011, 32 (05) :14-19+144
[4]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具有法律约束力吗? [J].
郝铁川 .
学习与探索, 2007, (02) :99-102
[5]   规划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及方向 [J].
杨伟民 .
中国经贸导刊, 2004, (20) :9-13
[6]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则纲要的法律地位研究 [J].
陈国川 ;
杨成 ;
尹明 .
北方经济, 2003, (01) :42-43
[7]   建议制定《规划法》 [J].
肖向荣 .
宏观经济研究, 2002, (04) :63-63
[8]   重新认识法与政策的关系 [J].
刘相伟 ;
李学楼 .
理论学刊, 1999, (05) :92-93
[9]   规划的本质意义及其困境 [J].
孙施文 .
城市规划汇刊, 1999, (02) :6-9+81
[10]   论行政行为的公定力 [J].
叶必丰 .
法学研究, 1997, (05) :8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