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碎片和领导力缺失:全球环境治理双赤字研究

被引:26
作者
于宏源 [1 ]
王文涛 [2 ]
机构
[1]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比较政治和公共政策所
[2] 中国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关键词
国际政治理论; 全球化; 全球治理; 环境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96 [环境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 ; 0201 ; 020106 ;
摘要
1992年里约会议、2002年约翰内斯堡会议和2012年"里约+20"会议等三次可持续发展峰会促成了全球环境治理的政治意愿,形成了全球环境治理模式,全球治理权力结构随之发生重要变化。另外,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双重影响下,全球治理机制、领导和组织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全球治理制度日益碎片化。全球环境治理涵盖世界各国的生存、经济和政治等三个层面,涉及联合国、主权国家和非政府组织等多元行为体,有效的全球治理须通过统一和整合的战略政策来解决集体环境问题。领导力缺乏和制度碎片化导致人类无法有效地协同应对环境危机。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51+7 +7-8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中欧盟领导能力的弱化 [J].
薄燕 ;
陈志敏 .
国际问题研究, 2011, (01) :37-44+4
[2]   气候变化与全球安全治理:基于问卷的思考 [J].
于宏源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0, (06) :19-32+155
[3]   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全球合作框架思考——写在哥本哈根会议开幕之际 [J].
黄卫平 ;
宋晓恒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0, (01) :12-18
[4]   国际温室气体减排情景方案比较分析 [J].
曾静静 ;
曲建升 ;
张志强 .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 (04) :436-443
[5]   未来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的核心内容及前景展望——“巴厘路线图”解读 [J].
苏伟 ;
吕学都 ;
孙国顺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8, (01) :57-60
[6]   全球治理引论 [J].
俞可平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2, (01) :20-32
[7]   当代国际环境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J].
阎世辉 .
环境保护, 2000, (07) :14-17
[8]  
没有政府的治理[M]. 江西人民出版社 , (美)詹姆斯·N.罗西瑙(JamesN.Rosenau)主编, 2001
[9]  
全球大变革[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英)戴维·赫尔德(D.Held)等著, 2001
[10]  
联合国的历程[M].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 李铁城等撰稿,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