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西砖红壤的镁素状况及其有效性

被引:7
作者
孙光明
黄健安
陆发熹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土化系
[2] 华南农业大学土化系 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土壤镁素状况; 酸溶性镁; 交换性镁; 镁饱和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结果表明,粤西砖红壤的全镁含量普遍较低,玄武岩和花岗岩发育的土壤,全镁含量多在0.2%以下,浅海沉积物发育的土壤,全镁不足0.1%,玄武岩发育的土壤,交换性镁较丰,表土含量均在100ppm以上,镁饱和度较高;浅海沉积物和花岗岩发育的土壤,交换性镁贫缺,表土平均含量分别为16.7和14.7ppm,镁饱和度大都极低.土壤供镁能力的强弱依次是:玄武岩发育的砖红壤>浅海沉积物发育的砖红壤>花岗岩发育的砖红壤。交换性镁及镁饱和度与牧草的相对产量、吸镁量以及玉米小苗的含镁量、吸镁量的相关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据此初步认为可用作土壤镁素诊断指标。酸深性镁的有效性也较高,但因其释放速度较慢,不宜作为诊断指标,可用以评价土壤有效镁的补充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红壤区几种主要土壤的镁素供应状况及镁肥肥效的初步研究 [J].
谢建昌 ;
陈际型 ;
朱月珍 ;
黄顺忠 ;
马茂桐 ;
时正元 .
土壤学报, 1963, (03) :294-305
[2]  
植物营养元素的土壤化学.[M].袁可能 编著.科学出版社.1983,
[3]  
土壤测定与植物分析.[M].[美]沃尔什(L·M· Walsh);[美]比顿(J·D· Beaton) 主编;周鸣铮 译.农业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