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CM4.4对中国夏季气候的回报和2014年预测

被引:8
作者
张冬峰 [1 ,2 ]
徐影 [3 ]
刘向文 [3 ]
机构
[1] 山西省气候中心
[2]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3] 国家气候中心
关键词
区域气候模式; 回报能力; 季节预测;
D O I
10.16765/j.cnki.1673-7148.2016.02.015
中图分类号
P456 [预报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区域气候模式对全球气候模式季节预测产品进行动力降尺度,是获取未来高分辨率季节气候预测结果的重要途径。使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4.4单向嵌套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模式BCCCSM1.1(m)输出结果,进行东亚1991—2013年逐年3月1日—9月1日的气候回报试验及2014年3月1日—9月1日的气候预测试验。分析模式对中国地区夏季(6—8月)地面气温和降水的回报结果表明:RegCM4.4对夏季气候态的回报优于驱动场模式BCCCSM1.1(m),并能提供更详细可靠的局地信息;RegCM4.4回报和观测的多年平均气温、降水的空间距平相关系数(ACCs)分别为-0.04和0.01,空间距平符号一致率(PCs)分别为51.1%和50.6%,趋势异常综合评分(PS)分别为64.2和70.3,均方差误差(MSE)分别为1.09℃和0.30 mm/d。RegCM4.4对中国地区2014年夏季气候预测结果表明,模式对夏季气温、降水距平整体分布的预测较好,但在次区域尺度上预测结果和观测存在差别。本研究只进行了一个区域气候模式RegCM4.4嵌套一个全球模式BCCCSM1.1(m)单样本回报和预测试验的动力降尺度试验研究,未来在改进驱动场模式和区域气候模式模拟预测性能、订正驱动场模式输出系统误差及提高运算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多模式多样本的集合试验研究,有助于提高精细化短期气候预测产品的质量。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1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国家气候中心短期气候预测模式系统业务化进展 [J].
吴统文 ;
宋连春 ;
刘向文 ;
李巧萍 ;
梁潇云 ;
程彦杰 ;
周巍 ;
聂肃平 ;
张莉 ;
颉卫华 ;
房永杰 ;
张艳武 ;
路屹雄 ;
储敏 ;
李江龙 .
应用气象学报, 2013, 24 (05) :533-543
[2]  
Climate Change over China in the 21st Century as Simulated by BCCCSM1.1-RegCM4.0[J]. GAO Xue-Jie,WANG Mei-Li,Filippo GIORGI.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2013(05)
[3]   人类活动对中国区域气候及水循环的影响数值试验 [J].
朱会芸 ;
马海波 ;
谢庆荣 ;
熊双全 ;
王玉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3, 36 (03) :13-17
[4]   湘中雨季结束日期的异常与前期大气环流和海温的关系 [J].
罗伯良 ;
彭莉莉 ;
张超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3, 36 (03) :1-6
[5]   一套格点化的中国区域逐日观测资料及与其它资料的对比 [J].
吴佳 ;
高学杰 .
地球物理学报, 2013, 56 (04) :1102-1111
[6]   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对华北地区未来气候变化的数值模拟 [J].
张冬峰 ;
石英 .
地球物理学报, 2012, 55 (09) :2854-2866
[7]   RegCM3IAP9L-AGCM对中国跨季度短期气候预测的回报试验研究 [J].
鞠丽霞 ;
郎咸梅 .
气象学报, 2012, 70 (02) :244-252
[8]   我国短期气候监测预测业务进展 [J].
肖子牛 .
气象, 2010, 36 (07) :21-25
[9]   区域气候模式对中国夏季平均气温和降水的评估分析 [J].
孙林海 ;
刘一鸣 .
气象, 2008, (11) :31-39
[10]   RegCM3对东亚环流和中国气候模拟能力的检验 [J].
张冬峰 ;
欧阳里程 ;
高学杰 ;
赵宗慈 ;
PAL Jeremy S ;
GIORGI Filippo .
热带气象学报, 2007, (05) :444-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