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 条
渤海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
被引:53
作者:

丘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刘容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赵景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邓红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生态系统方法;
生态补偿;
海洋管理;
渤海区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生态系统方法是保护和管理自然资源的新理念,得到世界各海洋大国的普遍关注和认可。生态系统方法要求运用生态补偿机制。构建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思路是:①根据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及其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界定补偿主体和补偿对象;②补偿途径以财政转移支付和环境资源税费为主;③遵循理论计算值与现有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制定补偿标准。围绕影响渤海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是人类活动,提出了构建渤海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初步设想,主要包括:改革现有"排污收费制度",提高收费标准,增强制度的生态补偿效力,以减少陆源污染物排海;建立流域和海域之间的用水生态补偿机制,以增加入海淡水量;推广"退渔还湿"的生态补偿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现有渔业生态补偿政策;以同区域内的土地价格为参照,对围海造地收取生态补偿金。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 生态补偿在海洋生态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 生态学杂志, 2007, (01) : 126 - 130韩秋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黄小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施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 [2] 我国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研究计划[J].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11) : 1127 - 1133陈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张朝晖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马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石洪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马安青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郑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王其翔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彭亚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刘键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4] 生态系统途径——生态系统管理的一种新理念[J].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2) : 2364 - 2368汪思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5] 渤海盐度长期变化特征及可能的主导因素[J]. 自然科学进展, 2004, (02) : 73 - 77吴德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研究所物理海洋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研究所物理海洋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研究所物理海洋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研究所物理海洋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研究所物理海洋实验室青岛,青岛,青岛,青岛,青岛牟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研究所物理海洋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研究所物理海洋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研究所物理海洋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研究所物理海洋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研究所物理海洋实验室青岛,青岛,青岛,青岛,青岛李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研究所物理海洋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研究所物理海洋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研究所物理海洋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研究所物理海洋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研究所物理海洋实验室青岛,青岛,青岛,青岛,青岛鲍献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研究所物理海洋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研究所物理海洋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研究所物理海洋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研究所物理海洋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研究所物理海洋实验室青岛,青岛,青岛,青岛,青岛万修全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研究所物理海洋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研究所物理海洋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研究所物理海洋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研究所物理海洋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研究所物理海洋实验室青岛,青岛,青岛,青岛,青岛
- [6] 洞庭湖区退田还湖生态补偿机制[J]. 农村生态环境, 2003, (04) : 10 - 13熊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区域农业研究所王克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区域农业研究所汪朝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区域农业研究所
- [7]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补偿问题的初步探讨[J]. 经济地理, 2003, (04) : 520 - 523潘玉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张谦舵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 [8] 区际生态补偿机制是区域间协调发展的关键[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3, (01) : 13 - 16吴晓青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云南省环境保护局洪尚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云南省环境保护局段昌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云南省环境保护局曾广权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云南省环境保护局夏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云南省环境保护局陈国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云南省环境保护局叶文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云南省环境保护局
- [9] 我国排污收费制度及其价格体系的改革[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3, (01) : 51 - 55刘小呀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厦门市同安环境监理所
- [10] 中国海岸湿地退化压力因素的综合分析[J].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3, (01) : 78 - 85谷东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赵晓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夏东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