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人口年龄结构对中国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研究

被引:9
作者
刘传江
黄伊星
机构
[1] 武汉大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年龄结构; 工业经济增长; 贡献度; 生产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4.24 [人口问题研究];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章基于Lindh和Malmberg的引入年龄结构因子的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20092010年的中国工业经济各子行业样本。结果显示,若将特定年龄组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度视为一种生产率,那么,在控制行业类型、区域因素后,该生产率随年龄呈现临近两端异常下沉的倒U形;在这个形态中,年轻劳动者没有显著的正向经济贡献,而中壮年劳动者具有对工业经济增长最大的贡献率,中壮年劳动力比例较高很可能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增长率。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52+127 +12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东中西地区城市不同年龄组劳动生产率的比较研究 [J].
徐升艳 ;
周密 .
上海经济研究, 2013, 25 (03) :135-145
[2]   劳动力成本对地区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J].
姚先国 ;
曾国华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42 (05) :135-143
[3]   中国城市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实证研究:2000—2008 [J].
陈洁雄 .
经济学家, 2010, (09) :34-40
[4]   集聚经济与劳动生产率: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
刘修岩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 26 (07) :109-119
[6]  
Age and Individual Productivity: A Literature Survey[J] . Vegard Skirbekk. Vienna Yearbook of Population Research . 2004
[7]  
Age structure effects and growth in the OECD, 1950–1990[J] . Thomas Lindh,Bo Malmberg. 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 . 199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