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经济民族主义的多质性——以铁路外债观为考察点

被引:6
作者
马陵合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经济民族主义; 铁路外债观; 多质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5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学科分类号
060205 ;
摘要
经济民族主义的载体是经济问题 ,但它又并非仅局限于中外经济关系的调整 ,而是服务于总的民族主义目标。挽回利权是近代经济民族主义的起点 ;均势外交是近代中国经济民族主义工具性特性的延展 ;将经济民族主义的旗帜指向国内政治 ,则是近代中国政治革新举步维艰的曲折表现。在近代中国 ,内政与外交、外交与外债联为一体 ,互联互动 ,使策略性、功利性运用民族主义成为可能 ,使经济民族主义发生了功能的异化 ,进而形成内涵上的多质性。它深刻地展现了近代中国在发展经济与维持民族利益之间的两难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3+159 +159-16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排外平议..伤心人;.《清议报》第68册.,
[2]  
中日俄近代早期经济增长的比较..M.埃尔文;.经济学术资料.1982, 05
[3]  
乱世潜流.[M].罗志田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4]  
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M].(法)白吉尔著;张富强;许世芬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5]  
拉丁美洲的经济民族主义.[M].(美)坦塞(S.B.Tancer)著;涂光楠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