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的网络舆情反转研究——基于框架生成和群体极化的理论视角

被引:15
作者
翟梦雯
张军
机构
[1]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
关键词
自媒体; 网络舆情反转; 框架生成; 群体极化; 多元互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63 [社会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1 ;
摘要
自媒体平台为公众提供了行使话语权的重要渠道,然而由于网络信息真伪难以甄别、网络空间非理性情绪急速蔓延、网络舆情引导机制不完善等因素的作用,网络舆情反转现象层出不穷、绵延不绝。以戈夫曼的框架生成和社会心理学的群体极化之理论视角为切入点,剖析了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反转的发生机制,并由此提出"多方参与、多元互动、协同治理"的网络舆情治理模式,进而推动良性网络社会秩序的形成。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舆情反转:突发事件过程中网络群体极化的角色研究——基于“天价鱼事件”的分析 [J].
王玉龙 .
电子政务, 2016, (05) :16-24
[2]   浅析舆情反转事件对媒体公信力的侵蚀——以“哈尔滨天价鱼”事件为例 [J].
张力文 .
新闻研究导刊, 2016, 7 (05) :61-62
[3]   “舆论反转”背后的反思 [J].
崔逾瑜 ;
匡志达 .
新闻前哨, 2015, (10) :16-18
[4]   女司机遭暴打反转新闻的舆论审视 [J].
钟滔 .
中学语文, 2015, (Z2) :8-13
[5]   探析新闻反转剧中网络舆情的发展态势及成因——以“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为例 [J].
谭宏民 ;
赵欣茹 .
新闻传播, 2015, (15) :25-27+29
[8]   “舆情反转”新闻的成因及其规制 [J].
黄鸿业 .
青年记者, 2015, (09) :22-23
[9]   自媒体时代网络舆论风险的特点、成因及其治理 [J].
蒋明敏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 36 (03) :173-177
[10]   网络舆情指标体系、方法与模型比较研究 [J].
曾润喜 ;
杜换霞 ;
王君泽 .
情报杂志, 2014, (04) :9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