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杭州市江干区食源性疾病监测分析

被引:14
作者
金轶卉
方叶珍
包芳珍
邵景莺
黄世旺
机构
[1] 杭州市江干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监测; 致病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55.5 [食品卫生与检验];
学科分类号
100403 ;
摘要
目的通过对杭州市江干区2011年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主动监测结果分析,了解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特征,为今后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江干区哨点医院肠道门诊病人进行登记,收集病人基本信息,并采集粪便样本,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 2011年江干区共监测肠道门诊病人1244例,检出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及志贺氏菌共55株,总检出率为4.42%,其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最高,为4.02%。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显示,7月-8月为发病高峰,1岁以下年龄组与10岁~39岁年龄组为高发病人群,可疑食品中以不明原因所占比例最大,临床表现以腹泻为主。结论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能力,密切关注疾病高发季节与高危人群,积极开展有效的防控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3261 / 3262+3265 +326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婴幼儿腹泻病的诊断和治疗 [J].
陈昌辉 ;
李茂军 ;
吴青 ;
石伟 .
现代临床医学, 2011, 37 (05) :389-397
[2]   2010年杭州市江干区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状况分析 [J].
包芳珍 ;
方叶珍 ;
邵景莺 ;
黄世旺 ;
金轶卉 .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1, 12 (07) :610-613
[3]   2000-2009年浙江省宁波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监测资料分析 [J].
周爱明 ;
徐景野 ;
许国章 ;
方挺 ;
毛国华 .
疾病监测, 2010, 25 (08) :623-626
[4]  
2006年中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的监测资料分析[J]. 陈艳,郭云昌,王竹天,刘秀梅,刘弘,戴月,唐振柱,闻剑.卫生研究. 2010(03)
[5]   2003-2007年中国1060起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J].
毛雪丹 ;
胡俊峰 ;
刘秀梅 .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0, 22 (03) :224-228
[6]   江干区2001~2006年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分析 [J].
方叶珍 ;
包芳珍 ;
徐丹戈 ;
高海明 ;
黄世旺 .
浙江预防医学, 2008, (01) :45+47-45
[7]   中国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流行病学和疾病负担研究进展 [J].
张丽杰 ;
方安 .
中国计划免疫, 2007, (02) :186-191
[8]   全球食源性疾病监测及监测网络 [J].
冉陆 ;
张静 .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5, (04) :285-386+383
[9]   婴幼儿腹泻及免疫研究 [J].
李建军 .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1999, (03) :125-128
[10]  
杭州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顾晓奋主编,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