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属部分类群花粉形态观察研究

被引:5
作者
卢玉飞
蒋建雄
艾辛
肖亮
易自力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关键词
芒属; 花粉形态; 亲缘关系; 系统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4.42 [种子植物花粉];
学科分类号
090102 ;
摘要
芒属植物因其拥有适宜作为新一代能源植物开发利用的巨大潜力而广受关注。为了积累中国芒属植物孢粉学研究的资料,本研究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芒属的芒(Miscanthus sinensis)、五节芒(M.floridu-lus)、荻(M.sacchariflorus)、南荻(M.lutarioriparius)、尼泊尔芒(M.nepalensis)、双药芒(M.nudipes)等类群的共39份材料的花粉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芒属植物花粉的表面纹饰呈2种类型:颗粒状突起与疣状突起。根据突起程度不同,疣状突起又可分为3种亚类型:不明显疣状突起、疣状突起和明显疣状突起。芒、五节芒、荻、南荻的花粉形态相似性高,表明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密切。尼泊尔芒和双药芒的花粉形态与芒属其他类群的差异较明显,研究结果支持将它们从芒属中分离出来成立另一个属,即本研究支持双药芒属(Diandranthus)成立。本研究同时表明五节芒比芒演化水平高。为了从孢粉学角度探讨芒属各分类类群之间的亲缘及演化关系,进一步开展花粉外壁的内部结构研究也许是非常有必要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51 / 15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国植物志.[M].马其云等 编著;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编.科学出版社.1997,
[2]  
植物花粉剥离观察扫描电镜图解.[M].蓝盛银;徐珍秀著;.科学出版社.1996,
[3]  
孢粉学概论.[M].王开发;王宪曾 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4]  
孢粉学手册.[M].(瑞典)埃尔特曼(G.Erdfman)著;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古生物研究室孢粉组译;.科学出版社.1978,
[5]   Genetic improvement of C4 grasses as cellulosic biofuel feedstocks [J].
Jakob, Katrin ;
Zhou, Fasong ;
Paterson, Andrew H. .
IN VITRO CELLULAR & DEVELOPMENTAL BIOLOGY-PLANT, 2009, 45 (03) :291-305
[6]  
Phylogenetics of Miscanthus; Saccharum and related genera (Saccharinae; Andropogoneae; Poaceae) based on DNA sequences from ITS nuclear ribosomal DNA and plastid trnL intron and trnL-F intergenic spacers.[J].Trevor R. Hodkinson;Mark W. Chase;Dolores M. Lledó;Nicolas Salamin;Stephen A. Renvoize.Journal of Plant Research.2002, 5
[7]  
CytologicalstudiesinsomecentralandeasternHimalayangrasses.Ⅰ.TheAndro pogoneae..MehraPN;SharmaML;.Cytologia.1975,
[8]   纤维素类能源草在京郊地区的经济效益与生态价值评价 [J].
侯新村 ;
范希峰 ;
武菊英 ;
左海涛 .
草业学报, 2011, 20 (06) :12-17
[9]   12种百合属植物花粉形态扫描电镜观察 [J].
张彦妮 ;
钱灿 .
草业学报, 2011, 20 (05) :111-118
[10]   细胞工程技术在芒属能源作物上的应用 [J].
刘明稀 ;
蒋建雄 ;
易自力 .
草业学报, 2011, 20 (04) :261-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