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保墒耕作方法在旱地上的保墒效果及增产效应

被引:12
作者
徐福利
严菊芳
王渭玲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基金
“九五”攻关项目;
关键词
旱地; 保墒耕作; 小麦; 土壤水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2.7 [土壤水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留茬少耕秸秆全程覆盖、免耕补充灌溉和传统保墒耕作 3种方法对旱地土壤水分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留茬少耕秸秆覆盖增加了夏闲期农田的蓄水量 ,为旱地小麦播种出苗提供了水分保证。小麦收获时的土壤水分含量 ,0~ 60 cm的土壤有效蓄水量传统保墒方法为 6.4mm,免耕补充灌水的为 6.7mm,留茬少耕秸秆全程覆盖方法为 1 5 .3 mm,留茬少耕秸秆全程覆盖方法的蓄水量多 ;60~ 1 0 0 cm的土壤有效蓄水量传统保墒方法为 3 0 .9mm,免耕补充灌水为 2 0 .3 mm,留茬少耕秸秆全程覆盖方法为 3 3 .5 mm,也是留茬少耕秸秆全程覆盖方法的蓄水量多。留茬少耕秸秆全程覆盖比传统耕作保墒技术增产 6.7%~ 5 4.8%。留茬少耕秸秆覆盖技术 ,提高了小麦播种时的底墒、灌浆时的土壤水含量 ,是一种有效的蓄水保墒、提高旱地小麦产量的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秸秆覆盖对土壤环境及冬小麦产量状况的影响 [J].
逄焕成 .
土壤通报, 1999, (04) :31-32
[2]   半干旱区长期施肥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J].
李科江 ;
张素芳 ;
贾文竹 ;
宋平忠 ;
刘树庆 ;
霍习良 ;
王玉朵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9, (01) :22-26
[3]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冬小麦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J].
程宪国 ;
汪德水 ;
张美荣 ;
周涌 ;
金轲 ;
郭世昌 ;
王自力 ;
王书子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6, (04) :68-75
[4]   秸秆覆盖对旱地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赵聚宝 ;
梅旭荣 ;
薛军红 ;
钟兆站 ;
张天佑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6, (02) :59-66
[5]   晋东豫西(寿阳)旱农试区水肥效应研究 [J].
周怀平,王久志,杨治平,马玉诊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6, (01) :30-34
[6]   陇东旱地水肥产量效应研究 [J].
孙志强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2, (04) :57-61
[7]   农田覆盖的土壤水分状况及其增产作用的探讨 [J].
巫新民 ;
薛军红 ;
管恕才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0, (04) :9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