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夕阳产业地域划分及其类型

被引:9
作者
李国平
玄兆辉
李方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
[2] 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
关键词
夕阳产业地域; 划分; 指标体系; 类型;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1.3 [产业结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结合国外关于夕阳产业地域的研究以及中国的实际,提出了夕阳产业地域的4大典型特征,分别为区域内产业结构失调,区域主导产业正处于产品生命周期末期,曾经持续繁荣但现在正在衰退,区域内居民生活水平低且社会问题比较严重。结合数据的可获取性,确立了划分中国夕阳产业地域的4项标准及12项指标,并建立了相应的评分体系。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以省级地域单元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具体分析,得出我国省级地域单元的5种基本类型,它们分别为夕阳产业地域、弱夕阳产业地域、未实现工业化地域、正常发展地域以及快速发展地域。黑龙江、山西、辽宁、吉林4省是目前这一研究层面上的夕阳产业地域。
引用
收藏
页码:469 / 47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煤矿城市发展阶段划分探析 [J].
郭淑芬 .
地理科学, 1999, (05) :457-461
[2]   现代区域开发的矿产资源需求生命周期研究及意义 [J].
张雷 .
地理学报, 1997, (06) :22-28
[3]   东北老工业基地衰退机制与结构转换研究 [J].
李诚固 .
地理科学, 1996, (02) :106-114
[4]   我国煤矿城市产业结构转换问题研究 [J].
樊杰 .
地理学报, 1993, (03) :218-226
[5]   煤矿城市的工业发展与城市规划问题 [J].
李文彦 .
地理学报, 1978, (01) :63-77
[6]  
专业性工矿城市发展模式[M]. 科学出版社 , 鲍寿柏等著, 2000
[7]  
Local milieu and innovations: Some empirical results[J] . Daniel Shefer,Amnon Frenkel.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 199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