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白银矿田折腰山大型古火山及其在成矿作用中的地位
被引:10
作者
:
任有祥,彭礼贵,李智佩,李向民,王兴安,刘晓明,刘德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白银有色金属公司地质队
任有祥,彭礼贵,李智佩,李向民,王兴安,刘晓明,刘德利
机构
:
[1]
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白银有色金属公司地质队
来源
:
西北地质科学
|
1995年
/ 01期
关键词
:
古火山口,成矿学研究,矿床定位;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612(242) [];
学科分类号
:
0709 ;
081803 ;
摘要
:
古火山地质学和矿床学研究表明,白银矿田折腰山Cu-Zn矿床地段,是一个火山岩岩相发育齐全(包括喷发-爆发相、喷发-溢流相、溢流相、火山颈相、次火山侵入相、火山侵出相以及喷发-沉积相)、空间展布有序、相序关系清楚的大型古火山口。赋存在这一大型古火山口构造部位的折腰山矿床位于古火山口中心位置,主要与一套粗火山碎屑署紧密伴生,不受单一岩性控制。矿床具典型的垂直分带和水平分带,矿体主体定位于古火山喷口内的通道构造中,局部形成于喷口以上海底近喷口处,属典型的喷口内和喷口过渡类型,简称火口型矿床.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9
页数:11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