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间“对口关系”的保障机制

被引:18
作者
李瑞昌
机构
[1]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对口关系; 政治性馈赠; 政治性交往;
D O I
10.16091/j.cnki.cn32-1308/c.2017.04.008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中央政府主导下,中国地方政府通过"结对子"方式形成了特定的地方政府间"对口关系",并通过约束性和行动性两种类型保障机制维系和发展。其中,约束性保障机制是由中央政府主导和创设的,具体包括政治责任机制、行政包干机制、社会交往机制和共同体组织机制;行动性保障机制是由地方政府倾力作为的,具体包括政治性馈赠机制和政治性交往机制。然而,地方政府间"对口关系"维系和发展的更深层次动力是中央集权的组织体制和家国一体的政治文化。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横向经济年鉴.[Z]..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2]  
.[M].李瑞昌.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3]  
中国特点的对口支援制度研究.[M].李瑞昌.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4]  
南北合作困局.[M].(法) 加巴;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5]  
中国横向经济年鉴.[M].任俨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6]  
“对口支援”制度的政府组织学秘密.[N].竺乾威;.社会科学报.2017,
[7]   界定“中国特点的对口支援”:一种政治性馈赠解释 [J].
李瑞昌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5, (04) :194-204
[9]   地方政府对口支援模式分析——兼论中央政府统筹下的制度特征与制度优势 [J].
赵伦 ;
蒋勇杰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02) :4-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