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流域作物水足迹研究

被引:9
作者
单纯宇
王素芬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水问题研究中心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
海河流域; 作物; 蓝水足迹; 绿水足迹; 虚拟水;
D O I
10.13522/j.cnki.ggps.2016.05.009
中图分类号
S27 [农田水利];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摘要
基于水足迹理论,利用海河流域8个省(市、自治区)气象及农业基础数据,计算了海河流域主要作物的虚拟水量和作物水足迹值,并对流域作物水足迹的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同一种作物不同地区的虚拟水量均匀分布;各市作物水足迹有由南向北逐渐增大的趋势。德州、保定、聊城等地的蓝水比例最高,均达到了50%以上,土壤水利用率较低;晋中、长治、阳泉和朝阳市的绿水足迹达到了总水足迹值的90%以上。流域内小麦的蓝水足迹占总水足迹比例最大,各省(市、自治区)平均为74.6%,作物生长需要大量灌溉水;玉米、棉花、谷子、大豆和花生蓝水足迹比例较少,均在20%以下。河北省的蓝水足迹为114.97×108 m3,农业灌溉用水压力最大;内蒙古的蓝水比例最大,为67.59%;辽宁省和山西省的土壤水利用率较高。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基于投入产出方法的甘肃省水足迹及虚拟水贸易研究
    蔡振华
    沈来新
    刘俊国
    赵旭
    [J]. 生态学报, 2012, 32 (20) : 6481 - 6488
  • [2] 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作物生产水足迹的研究
    盖力强
    谢高地
    李士美
    张彩霞
    陈龙
    [J]. 资源科学, 2010, 32 (11) : 2066 - 2071
  • [3] 虚拟水——中国水资源安全战略的新思路
    程国栋
    [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3, (04) : 260 - 265
  • [4] 近50年来河套灌区作物生产水足迹时空演变过程研究.[D].孙世坤.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3, 01
  • [5] 海河流域农田水循环过程与农业高效用水机制.[M].康绍忠; 等著.科学出版社.2013,
  • [6] 海河流域水利手册.[M].任宪韶; 户作亮; 曹寅白; 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 [7] 海河流域水资源评价.[M].任宪韶; 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 [8] 农业水管理学.[M].康绍忠;蔡焕杰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 [9] The blue; green and grey water footprint of rice from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perspectives.[J].A.K. Chapagain;A.Y. Hoekstra.Ecological Economics.2010, 4